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末 2021-08-14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史学热点、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古代各文明的小国寡民状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19世纪,西方史学界普遍认为,在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中,罗马人“是文明的象征和传播者”。扩张是“上帝借罗马人之手传播福音”。与罗马对抗的地区人民多被评价为不识时务而受到批判否定。这一认识
A.适应西方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需求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体现近代西方对罗马法的继承发展D.凸显罗马法对维系帝国统治的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2022-12-18更新 | 1509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时
A.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B.广泛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
C.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的机制D.以锁国统治,抵御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表明
A.美洲高产作物已在全世界普遍种植
B.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C.美洲高产作物最先在中国种植推广
D.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曾表示遗憾,他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人口的迁徙,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B.使欧洲人能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加速了原住民原有社会解体D.成为推动“三角贸易”兴起的重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卢梭认为,作为主权承担者的共同体即“集体的生命”,只能由它自己来代表自己,否则就出卖了自由,从而使自己受专制权力的任意支配;而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又违反理性的。此论
A.较准确地描述了英国政治模式B.旨在说明人民理应掌握国家权力
C.反映出卢梭高度重视个人自由D.成为“天赋人权”学说的逻辑起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能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率先展开
②美国制宪会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④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西洋史》中写道:“十八世纪末年时,欧洲大多数的人民,已因这个革命之故,抛弃乡村生活而成为城市的居民。这些做工的男子与许多妇孺,成日如牛马一般的在那污秽狭窄的厂中工作,晚上则睡于同样的厂旁小屋之内……所以当十九世纪初年时,一般工人的生活情形,是极不卫生,极不合理,极多使人堕落的机会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③工厂环境易滋生道德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剧社会阶级对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71年,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A.旨在创建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主张发挥工人阶级主体地位
C.强调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
D.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879年3月3日,法国国民议会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部分赦免”;2016年11月29日,国民议会正式宣布“以国家名义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巴黎公社从被镇压、到“部分赦免”再到“平反”的举措主要基于法国国民议会
A.满足民众追求民主的政治诉求
B.顺应各个阶级妥协退让的需要
C.切实落实人民主权的价值观念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现实需求
2021-05-2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甘地认为:“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而马克思则认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纺机,毁坏了它的手纺车……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两者认识的差异在于
A.工业文明扩张的影响B.英国殖民统治的方式
C.印度民族灾难的根源D.民族解放的合理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传统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民族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的觉醒”意指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C.亚洲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D.亚洲各国选择了暴力斗争的道路
2021-05-14更新 | 627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