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茶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7-17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这是(17世纪末)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邪恶、最不人道的贸易模式英国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三角贸易”的先后次序是(  )
①欧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
A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起义,法王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
B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
C16世纪,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D16世纪,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1895-1898年间,全国各种学会如粤学会、闽学会等共有20多个,出版《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报》等各种救亡刊物70余种。这一现象
A.揭开了国人办报的先例B.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浪潮
C.促进了共和思潮的传播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下列有关报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外纪闻》《国闻报》《国民报》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IT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北京市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市场调研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76%的北京市家庭已经接入互联网。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列哪一项的发明为这一现象奠定了基础(     
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C.电子计算机D.人造卫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朗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B.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伦理道德
C.人们对改进交通工具表达不满诉求
D.市民对新市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2022-04-25更新 | 22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海南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1888年,洋务派筹建的金陵机器局成功仿制出一款新型枪械,它的“原版”正是有着“自动武器之父”高美称的马克沁机关枪,这款枪械可自动射击装弹甚至自动退弹壳,每分钟可发射六百发子弹,但这款仿制武器并未量产,也几乎未配属一线清军。据此推知
A.晚清军事近代化受制于国家困境B.清廷决策层怕受到列强经济制裁
C.洋务派只对革新海军装备感兴趣D.顽固派阻挠新式武器的推广应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打破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认识到“通商惠工,为古来经国之要政”。于是清政府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创设了商部、邮传部等现代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清末新政的实行
A.意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B.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C.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D.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以下内容选自老舍的话剧《茶馆》。该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
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
A.民生主义B.思想解放C.实业救国D.外争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
A.引进近代政治制度B.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维护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B.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C.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产命运D.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这说明
A.技术的落后制约广东工业发展B.国人排斥西方机器化大生产
C.近代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阻碍D.地方政府极力保护小生产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罗斯福新政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明末,一位来自欧洲的神父拉斯戈台斯曾记录说:“每个中国人在购买东西时都会随身带着一把钢剪,根据货物的价格把银锭铰成大小不等的银块,再用戥子称出小银块的重量。人们在做这件事情时非常熟练,如果需要二钱银子或者五厘银子,他们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白银产量高
C.经济作物的种植D.商帮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忠训郎王良佐,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启肆于门,称王五郎。”这反映出当时
A.重利风气日益兴盛B.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官商勾结的现象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千年土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传统农业社会里的谚语正是见惯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这些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
A.土地兼并相当严重B.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水利工程的修建B.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翻车的大规模推广D.高转筒车用于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从经济角度,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刀耕火种D.重农抑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