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安丘、高密、诸城)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 高二 期中 2022-07-21 1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三星堆器物坑中出土的大青铜立人像,铜器中的尊、盘等重要礼器,从形制到纹饰,均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制作技术。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2-07-25更新 | 14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据此可知,周朝建立(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产生B.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扩大了王朝统治疆域范围D.加强了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小农经济发展B.土地国有制度松动
C.重农抑商实施D.工商业者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行政管理有力B.农业发展需要C.社会政局稳定D.生产工具改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有利于合理决策
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降低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方禁止私学教育B.吸取秦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C.儒学取得独尊地位D.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充分
D.南方的赋税来源依赖商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文化的差异化发展B.绘画技术长足进步
C.政府对待佛教态度变化D.中外文化交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     
A.强化了对朝政的控制B.加速了三省一体化趋势
C.扩大了官员选拔渠道D.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