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8-04 1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543次组卷 | 137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学者麦可尔曼认为,“一种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混合力量,将一批协调的中央集权的领土型国家推至显要地位,作为超越民族、社会、国界的基督教和地方的封建”的调节作用就降低了。”该学者认为导致欧洲中古社会瓦解的因素是
A.王权的加强和主权国家的兴起B.基督教会权威的丧失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D.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
2021-07-10更新 | 43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抬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次年,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
A.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B.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
C.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
2021-07-10更新 | 67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某学者认为,古代印第安诸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所处地理位置上有明显差异,这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山地高原型文明的发展条件,亦即地理环境远比其他类型文明更为恶劣,故其文明的进化程度极为缓慢和艰难。这一观点
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B.反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C.说明自然条件决定文明程度D.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增发铜币或信贷的办法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这一做法
A.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B.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启蒙思想家强调,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B.反对宗教信仰
C.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D.强调个人利益
2022-08-07更新 | 41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英国诺丁汉郡的织袜工使用手工编织机,一只一只织袜来卖,质好价高。到19世纪初,有些商人开始大量买进材料,用机器批量生产,价低畅销,导致织袜工工资降低或失业,部分工人自发地捣毁机器,被称为“卢德运动”。“卢德运动”说明
A.机器生产已经得到推广B.早期工人不理解资本剥削的本质
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D.机器生产是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如表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熊大火
1791年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发动武装起义
1820年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国际环境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19世纪,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拉美各国(     
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旧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保留了大量的旧的殖民体制的残余
D.各国间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2023-05-01更新 | 361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99年,列宁在《我们的当前任务》中提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把团结俄国一切社会民主党人的事业放在牢固的基础上。实现这种团结,为这种团结创造适当的形式,彻底摆脱狭隘的地方的分散性”。列宁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     
A.改变俄国落后的经济状况B.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组建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D.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14年,非洲被瓜分完毕。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英国29%,法国35.6%,德国7.7%,意大利7.7%,比利时1%,葡萄牙7%。这一状况
A.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体现了“有效占领”的原则D.反映了列强的工业发展程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如表所示为1914年英、法、德三国在海外的投资额及其占全部国民财富的比重。由此可知,当时西方的海外投资
国家海外投资额占国民财富的比重
英国40亿英镑1/4
法国450亿法郎1/6
德国220—250亿马克1/15
A.使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挑战B.得益于殖民体系的建立
C.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D.改变了列强的实力对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47年,在美国的推动下,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取消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美国这样做旨在
A.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体系B.加快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应对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挑战D.解决国际上的经济争端
2022-05-27更新 | 39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论述,认为摆脱殖民统治后的独立国家可以找到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崭新出路”,即“民族民主国家”的“过渡形式”。赫鲁晓夫当政期间,苏联向22个亚非国家提供38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据此推断,苏联意在
A.应对马歇尔计划冲击B.促进亚非民族解放
C.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2022-01-17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62年9月,《真理报》刊登了经济学家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建议减少国家规定的计划指标,按盈利率高低来评价和奖励企业,引发了苏联国内围绕着企业如何取得更大经济成果进行讨论,并且深入到企业如何运用物质利益激励工作人员的讨论中,这被称为“利别尔曼大讨论”。这场讨论
A.倡导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利于市场成分在体制内的运用
C.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助长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表3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认识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3
时期与人物认识
16世纪初,葡萄牙学者佩雷斯根据早期西方航海家和商人的记载,完成了《东方概要》书稿。中国人是白人,不留胡子,眼睛细小,稀疏的头发很长。他们右手拿两根筷子,左手把碗拿到嘴边,用筷子往嘴里送饭。中国人是基督徒,什么食物都吃。
17世纪末到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书信集。中国人差不多是白色的,南方有些人是黑的,眼睛狭长、扁鼻、少须。“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只有他们和西方一致,他们发明了纸、印刷、火药、精瓷及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应当被视为优于其他民族”。
18世纪末来华英国人巴龙的《中国游记》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了描述。中国人高颧骨、尖下巴、剃掉部分头发,头颅像个圆锥体,是大自然的“畸人种”。肤色属于“褐色”。语言原始面难懂。中国文明是低等文明,中国人是低等民族。

——摘编自张先清《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

任选一个时期,谈谈你对欧洲人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认识的理解。(要求:认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第一个阶段持续时间很短,以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开始,以次年英国占领埃及结束。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从1882年到1898年。在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非洲大陆。首先,他们关注的是刚果和中非其他地区(18821885年),接着又关注东非。1885-1890年间东非始终排在欧洲人的议事日程上。后来,欧洲人义把注意力转向西非,18901898年西非被瓜分完毕。最后一个阶段(1898-1902年)有两个战略问题待解决:为了控制尼罗河进行的战斗,这次战斗是1898年的法绍达危机的关键时刻;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代)和英国在南非发生了战斗,这最终引发了18991902年的英国与布尔人的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

——摘编自【荷】H.L.韦歴林《欧洲殖民帝国:1815-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列强瓜分非洲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二20世纪下半期,非洲大多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暴露无遗。在殖民地时期非洲国家的边界均是欧洲殖民者人为划定的,即先进行所谓“地图上作业”,再去占领。这使民族传统的聚居区遭到割裂,导致了非洲国家彼此间的边界纠纷和冲突不断。非洲国家独立后沿袭继承的是殖民地时期的行政管理组织和立法制度,内部缺乏凝聚力,造成许多国家动乱不已。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成为独立后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殖民地时期,非洲的经济以出口西方列强需要的两种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其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被扼杀,更没有现代工业。都是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提出理化建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年的一幅漫画


——摘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德国社会的预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材料二 从15世纪开始,柏林先后成为了勃兰登堡邦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首都,1871年德国统一后,又上升为盛极一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冷战时期德国分裂。

柏林仍然是东德的首都。虽说和巴黎、伦敦等城市相比还略逊一筹,但其城市规模和配套设置,已经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要好得多。……德国统一后,柏林政府在城市设计竞赛中明确要求:以新的空间结构将分裂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东西两半柏林重新焊接起来;而且要能体现出德国的自由与民主,将柏林望遗成为新德国的首都。索尼等大型跨国集团把全新的柏林视为向东欧开拓市场的基地。

——摘编自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统一后继续选择柏林作为首都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球化在逆转吗?

有学者认为,作为与全球化相生相克的一个反命题,逆全球化是与全球化此消彼扬、相互掣肘的一种历史进程,尤其在某一具体领域里,逆全球化的勃兴,往往意味着全球化的式微。反之亦然。研究这一问题时,某学者选择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这幅木雕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上,他可能是歌洲第一幅描绘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绘画,图中,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粮船驶向一个小岛。几乎全裸的土著人(画得比欧洲人身材高大)(见有外族人出现)似乎正纷纷逃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南美洲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白银,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我们之前栽培在美国南部的棉花,现已扩展到了地球上每个温暖地带。

——摘自【英】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大国兴衰》(1865年)

材料三   全球化浪潮发展衍变至今已历500余年,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世界知名媒体专栏作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在跨入21世纪之前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全球化1.0阶段,浪成于微澜之间一西方列强抢占发展先机;全球化2.0阶段,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国际多边机制异军突起;全球化3.0阶段,山重水复疑无路一“逆全球化”亦已全球化。如套用以上提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际,全球化有望迈入全球化4.0阶段,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亟待共构建。在新的国际情势下,世界各国理当积极以自身的发展、智慧引导全球化朝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

——摘编自檀有志《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及未来方向》

材料四   人类的全球化历史进程不会因为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治理难题等问题而终结、逆转或回到原点,而是意味着全球化的转折或再出发。全球化再出发的时代恰逢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探索,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中国为全球未来发展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方案,并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合作平台。

——摘编自王森垚《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困境及中国因应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以上四则材料对研究全球化这一问题有何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全球化困境下中国迎接“全球化4.0”的合理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论述题
1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经济史(旧)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2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30.6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40.65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单题
5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6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7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8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90.8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00.65列宁主义的形成单题
110.65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单题
120.85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单题
130.65关贸总协定单题
140.4美苏争霸单题
150.65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二、论述题
16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三、材料分析题
170.65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80.4两极格局瓦解  两极格局的瓦解
190.15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