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8-13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其分布变化如图1和图2,这反映了唐朝(     
A.地方行政区划反复调整B.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C.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监察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2022-08-12更新 | 11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8世纪开始,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这表明,在英国(     
A.国王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B.政党政治已逐渐完善
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遭侵蚀D.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1955年2月,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对此,中国的回应是(     
A.提出“一边倒”等三条外交方针B.与英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D.与苏联东欧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2022-08-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一谈话直接表明(     
A.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B.联邦制的实行损害了各民族利益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必然性D.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意在加强中央集权B.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局面
C.保证官员清正廉洁D.提升了寒门庶族地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秦汉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其中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这一做法(     
A.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B.表明古代监察体系的完善
C.消除了地方社会矛盾D.成为澄清吏治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西方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表明,西方文官制度(     
A.确保了政治决策的正确性B.保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
C.规范了事务官的选拔管理D.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2022-08-12更新 | 105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北魏律》规定:对那些非犯“十恶”死罪或应判处流、徙刑的罪犯,“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允许通过上请,暂不执行原判,“留养其亲”,直至去世后再继续执行或予以改判。这一规定(     
A.表明儒学成为断案的主要依据B.标志法律与教化开始结合
C.体现了中国古代律令的儒家化D.表明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本质上反映了(     
A.国家货币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D.银钱矛盾的激化
2022-08-12更新 | 6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19世纪末,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工人们会喝“跨越大陆的一杯茶”,即将东印度公司从中国或锡兰运回的亚洲毛尖茶泡在荷兰或英国生产的欧洲瓷杯中,再添加几勺南美产的糖。这表明(     
A.商品流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欧洲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C.工业革命提高了民众的消费水平D.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促进文化交流
2022-08-12更新 | 1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据表中信息可以推断,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民营冶铁作坊技艺高超B.政府大力提倡使用铁农具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传统的农具体系逐渐形成
2022-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作生活环境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产业工人工资降低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2022-08-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进一步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的功用变化反映出(     
A.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B.青铜铸造业产量日益提高
C.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D.中华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6世纪的欧洲,报刊业出现了周刊和日刊,把常识与艰深的哲学探讨有机融合;涌现了大量的图书机构,开办了阅览室和“文学陈列馆”,方便人们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按天出租图书的创新行为让一些畅销书到了各种读者手里。这些现象的出现(     
A.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普及B.推动了思想不断解放
C.根源于高等教育的发展D.保护了古代文化典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如图是墨西哥“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遗址(图中前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右后)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图中左后)。这一广场反映出墨西哥文化(     
A.面临文化认同的新课题B.推动了美洲与欧洲交流
C.全面继承了印第安文化D.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
2022-08-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     
A.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B.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D.雄伟壮丽的美学理念
2022-08-13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8年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开征临时性质的综合所得税,但未能实现。1803年对拿破仑军队开战时,制定新的所得税法,1815年废止。此后,个人所得税时兴时废,直到1874年才成为固定税制。1909年以后,英国将各类收入进行汇总综合计税,由分类所得税制逐步向综合所得税制发展,综合所得税按纳税人的全部收入多少综合计征,能够适应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进入20世纪,英国个人所得税仍然需要议会每年以法案来确立。

——摘编自张艳霞、王方东《西方个人所得税法的起源及其发展》

材料二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累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个人所得税制度“无疾而终”的原因,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上海作为新兴城市的排头兵,开埠前只是一个普通县城。开埠后,上海很快打破广州外贸垄断地位,成为联结内地和国内外市场的国际大都会。至清末,上海各类各级新式学堂249所,集中了全国工厂的48.7%。这一时期,租界内林立的西式洋楼、洋行、银行、教堂、影剧院、工厂与西餐馆等成为上海城市近代化的显著象征。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新兴城市的排头兵”的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近代化对上海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运河图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结合上述图文信息,提取两个有关水运交通变化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说明准确,逻辑清晰)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

时间历程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从材料中至少提取两条相关联的信息,围绕世界文化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8-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4,6
2
中国近现代史
3
中国古代史
4
史学热点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经济与社会生活
7
文化交流与传播
8
经济史(旧)
9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单题
20.65《权利法案》和代议制单题
30.65万隆亚非会议单题
40.6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题
50.85九品中正制单题
60.65监察与谏议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单题
7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80.65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90.65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100.8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单题
110.65小农经济单题
120.8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3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140.65欧洲文化的形成单题
150.65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6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80.65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90.65隋唐的统一  忽必烈改革及元朝的统一
三、论述题
20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