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纲要上-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2-09-03 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备“能尽时人之器用”,孙权身边“异人辐揍,猛士如林”。不过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在这种抗衡中,孙刘联军也只能做到“守则有余,攻却不足”。这一状况反映出
A.曹魏政权实力较强B.九品中正制助推各国人才流动
C.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蜀汉的正统地位受到士人怀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这个南下的“民族”是(     
A.犬戎B.越族C.羌族D.匈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由此可知,此情景得益于
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B.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
C.北方带来的先进技术D.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B.门阀政治确保了政局稳定
C.门阀士族对皇权篡位D.皇权与士族势力达到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宋书·州郡志》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西晋灭亡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政权分立D.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D.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责备群臣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旧服),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反映出当时北魏(  )
A.社会矛盾尖锐B.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C.民族交流频繁D.传统习俗影响深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户口数“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以上观点的是
A.曹丕定都洛阳B.司马炎代魏称帝C.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2022-01-19更新 | 343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     
A.北方人民的南迁B.铁犁牛耕技术传播
C.丝绸之路的开通D.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基本上解决了由奴隶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并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经过商鞅变法,使偏僻落后的秦国变得“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且使过去那种诸侯卑秦的状况变成“诸侯畏惧”的局面。

——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三国鼎立单题
20.65三国鼎立单题
30.65西晋的统一与兴亡单题
40.65三国鼎立单题
50.8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60.4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单题
7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80.85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单题
90.6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00.65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单题
110.6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20.65少数民族内迁单题
13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140.65三国鼎立  西晋的统一与兴亡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南朝的更替与统治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50.6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