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云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7-04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韩愈《原道》中记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观念不断强化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传统政治制度渐趋瓦解D.民族交融现象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的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行书律》规定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以保障其机密性与及时性。该做法(     
A.反映了秦朝的严刑峻法B.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C.是统一文字的配套举措D.继承发展了前代相关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新唐书》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为此唐朝政府实行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三省六部制D.均田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魏晋时期,曹魏政权在北方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东吴、西晋、东晋等政权也在南方开凿了运河。这些运河的开凿
A.加剧了南北对峙的局面B.推动了纳庸代役的赋税改革
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D.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D.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人评价宋代社会风气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以其束修之厚。”这种现象说明
A.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B.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制度。这一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元
2022-01-10更新 | 271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读下表,表中信息体现了
王祯《农书》中的相关论述
论述篇章
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一而当五引自《农书·垦耕篇》
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秋耕宜早、春耕宜迟引自金末元初《韩氏直说》
正月种麻枲,二月种粟,……三月种早麻;四月种豆引自南宋陈敷《农书》

A.南北农耕技术的差异B.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化
C.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D.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明朝司礼监在刚开始设立时并无特殊之处,明中期之后,司礼监的职能从侍奉宫廷生活转变为参与政治。其机构中的秉笔、随堂太监负责“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凡内外之传宣,外之奏请属焉”。秉笔太监中最得宠者,还监管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这种现象
A.加剧了君主与丞相的矛盾B.说明君主专制必然导致宦官专权
C.源于君主强化权力的需要D.说明司礼监掌握了法定的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李贽继承并发展了陆王心学泰州学派的学说,反对道学的禁欲主义倾向,认为人是天然平等的,鼓励人们大胆追求世间的幸福。这说明
A.李贽思想带有叛逆性B.社会主流思潮的转换
C.李贽否定了孔孟之道D.明后期思想氛围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11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有学者认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这一改革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B.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由于维新派的妥协以失败告终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中国“要经俄国现在所用的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唯-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这表明在他们看来中国
A.要走俄国式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B.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
C.应当开辟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工人阶级是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并准备并吞全中国的行动,向着四万万人的中华民族送来亡国灭种的大祸,这个大祸就是把一切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充当汉奸卖国贼的中国人迫得走上一条唯一的道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已经成熟B.联蒋抗日战略方针的意图实现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准备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来抗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里这样描述1972年他同周恩来的历史性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束的时代”里中美关系的特征是
A.长期敌对B.结为盟友C.保持邦交D.求同存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图反映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对外贸易额大幅上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了外贸发展
2022-02-08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下面的漫画作品描绘了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我国
A.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巨大进步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法庭,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法庭经过两轮投票,最终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主权在民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