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衡水市汇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9-13 1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遗址是由5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由此反映出姜寨文化(     
A.种植玉米,兼有饲养家畜B.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明
C.阶级出现,形成早期国家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出土于1963年的何尊青铜器,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事,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及告诫。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其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是(     
A.西周的封国B.西周的别名C.早期的国家名称D.天下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一流派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法治管理B.无为而治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官员选拔根据门第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D.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断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甲材料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汉]司马迁《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南朝]沈约《宋书》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B.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D.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史学家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札记·魏书篇》中指出:“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伧,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A.南朝政治迫害严重B.北魏政治环境宽松
C.南人争相加入北朝D.北方经济更加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唐玄宗前期,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渐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集中于边疆重镇。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     
A.削弱了内地的军事力量
B.保障了边境地区的安定
C.导致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凸显
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下列史实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①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司”分权 ②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③在地方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④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宋朝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了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的婚姻观
C.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D.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为中国古代一次远洋航行的路线图。对其历史意义评价正确的有(     

①推动了中外交流②抵御了外来侵略③增加了政府负担④传播了中华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出现海防与边疆危机,下列关于明朝表述正确的是(   

史实

影响

A明朝朝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彻底解决了倭患问题。
B沙俄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明军围攻入侵俄军,迫使俄国进行谈判。从法律上承认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C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双方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D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统治机构。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据清代学者赵翼所说:“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承旨诸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清代
A.废除了宰相B.形成了内阁
C.创奏折制度D.设立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下列各西域疆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 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生产自给自足B.自由雇佣劳动C.产品远销海外D.商帮控制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
2022-06-22更新 | 8246次组卷 | 6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冯桂芬《显志堂稿》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推知,五口通商(     
A.使英国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C.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危机D.满足了英国商品输出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积极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舆论支持。如纽约《先驱报》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利,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对此,清政府却毫无作为。这反映了(     
A.舆论影响战争的结果B.传统宗藩关系已经解体
C.清廷不谙熟近代外交D.美日加紧争夺朝鲜半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向11国同时宣战。当月,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约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些约定的达成(     
A.引起清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助推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壮大D.表明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辛亥革命期间,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女学报》《女界月报》《中国妇人小杂志》等大批妇女报刊,这些报刊常以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励妇女参加革命,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主张。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某学者认为:中共二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理论形态”雏形的形成,成为早期“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这一评论主要基于中共二大
A.明确党的奋斗目标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C.制定最低革命纲领D.提出与国民党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次;而1919~1922年,该词出现达1188次,甚至一些与新文化运动不相干的人也追求时髦,大讲他们的所谓“社会主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B.“社会主义”受到了民众拥护
C.新的价值观念日益凸显D.资本主义政体被知识界否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这“某次会议”是指(     
A.古田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6.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并准备并吞全中国的行动,向着四万万人的中华民族送来亡国灭种的大祸,这个大祸就是把一切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充当汉奸卖国贼的中国人迫得走上一条唯一的道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已经成熟B.联蒋抗日战略方针的意图实现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准备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来抗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读下图,中国军队在图中所示战役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该战役属于(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022-11-17更新 | 7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和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召开过一次历时50天的会议,会议在“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方针之下在延安隆重举行,开得既生动活泼,又团结有序。这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条例规定:地主土地收入,不论租佃、伴种一律照原租额减25%,借贷人利息收入,不论新债、旧欠,年利率一律不准超过一分。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耕者有其田”B.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C.适应民主革命形势D.打击地主阶级剥削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最早明确提出了“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竞有44700988人。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国“自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由于门阀世族的消亡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世族,而看重金榜题名;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在宋代,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指出其引发的赋税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婚姻择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此点所反映的宋朝社会的新变化。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32. 【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在这种伦理观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即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内涵并简述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3.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 月初政府大批逮捕学生, 促成了这个大联合的形成,而且上海及其他地方 的商人、工人也开始用罢工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条对抗政府的联合阵线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正如事件发生以后所显示的,是一股被日本及中国政府所忽视的全新 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浪潮。另一大因素,特别与抵制日货和商人罢市有关,是中国和 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经济力量与日本在利益上存在的冲突。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为了使这场抗日救国斗争能够向纵深发展,12 20 日,中国共产党通过共 青团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同胞宣言》, 号召学生“把反日救 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 12 27 日,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只有和工人、农民、兵士的斗争配 合起来,才有可能”。这就为中国青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毛泽东选集》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联合阵线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 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使这场抗日救国斗争向纵深发展”所采取的策略,结合所学,写出“这场抗日救亡斗争”的名称并分析其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

阶段特征
清末民初一、反对国外民族压迫和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交织
二、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五四时期一、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二、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结合
抗战时期一、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二、国内各阶级、各种政治势力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政治史(旧)
3
经济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文化史(旧)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65分封制单题
30.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单题
40.65老子的主张单题
50.65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6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70.4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单题
80.65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单题
90.8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100.65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11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12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130.8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140.85疆域的奠定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元朝的地方管理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150.6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160.65洋务运动单题
17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80.6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190.65八国联军侵华单题
200.6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题
21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220.65太平天国的评价单题
23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单题
240.6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250.6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260.8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270.65正面战场的抗战单题
280.8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290.65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单题
300.8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赋税制度(汉-唐)  宋元社会的变化
320.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30.65五四运动的意义
三、论述题
340.4五四运动的意义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