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一 开学考试 2023-02-06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这些现象反映出(     
A.陶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B.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殷商后期,针对纣王收容逃亡奴隶的政策,周部族首领采取了搜捕后交还原主的做法,还针对殷商“罪人以族”的政策提出了治罪止于本人的刑罚原则。周部族的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诸侯的管控B.减轻了商纣王对周的防范
C.彰显了儒家民本思想D.扩大了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     
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
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一流派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法治管理B.无为而治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秦以前,一般人均可自称“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专称为“诏”,其印章专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凸显皇帝独尊B.保证皇帝独裁
C.重建礼乐文化D.宣扬皇帝功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汉高祖出身不高,其臣子也多出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是“布衣将相”,他们熟知民间疾苦,对“举措太众,刑罚太极”的后果深有体会。这客观上有利于汉初(     
A.沿袭秦朝的各项制度B.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C.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D.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普遍有所发展。扬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吴郡、吴兴、会稽)。洞庭湖周围的荆、湘地区发展也很快。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     
A.南方政权重视农业生产B.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C.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D.人口跨区域大范围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隋朝广设仓库,如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有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据此可知,隋朝(     
A.注重精耕细作B.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C.商品经济发达D.吏治清明注重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以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供养于宫内,引发狂热的礼佛风潮。对此,以孟子继承者自命的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甚至要求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意在
A.崇尚节俭B.倡导复兴儒学C.限制皇权D.反对唯心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初,赋税征收对象是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两税法实行后,赋税分户税和地税,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土地兼并C.打击富商大贾D.加强人身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颜真卿书法笔力厚重,体貌庄严,被誉为“盛唐风骨”。后世形容其字“一副大丈夫气派,望之正义凛然”。下列作品中符合此风格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辽朝并非匈奴、突厥一类纯粹游牧帝国,亦不像北魏那样完全移入中原农业区,而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社会,兼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并且两种形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基于此,辽朝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了
A.南北面官制B.猛安谋克制C.羁縻府州制D.行中书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蒙古汗国没有年号纪年的传统。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以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为洪范,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这一举动旨在(     
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B.强化元朝国家认同
C.继承先代传统制度D.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据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形成了产销中心,当地的民谚曾这样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并且还有记载说,自东门外放眼望去,全都是菜地,根本就没有民居。这说明当时(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发展
C.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性分工D.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主要部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据《世界图书》1981年第3期统计,我国从西汉至隋唐五代共出书2.3万多部,27万多卷。而宋朝出书则达1.1万多部,12.4万多卷,约相当于前代出书总数的一半。这反映了宋代(     
A.崇文抑武方针的实行B.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C.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D.文化事业高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往往与盛世联系在一起。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各国的交往,也包含着麒麟等动物的交流。与郑和下西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大约前后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B.政治特征较为明显
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