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15-07-10 2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长河中,崛起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强国,如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相似。这一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B.制度创新C.武力掠夺D.民主强国
2020-08-10更新 | 18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年山东莘县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联合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B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C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
D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AB.BC.CD.D
2015-07-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5. “德意志帝国哪怕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
A.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
B.大战摧残了部分参战国的国民经济
C.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D.专制政体不能做到民富国强
2016-12-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A.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B.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B.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C.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改革的坚强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
C.入主中原的愿望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B.注重经义策论
C.抨击科举制度
D.抨击当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2016-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传入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6-11-21更新 | 64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商鞅变法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
——《秦国是怎么崛起的——商鞅变法》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四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
(3)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2016-1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选修(旧)
4
政治史(旧)
5
中国古代史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单题
20.65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30.6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40.65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50.64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单题
60.6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单题
70.9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单题
80.65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90.6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100.6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110.6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120.65辛亥革命的评价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140.64商鞅变法  魏孝文帝改革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