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17 91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来看,我国的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
A.分布均衡B.集中在长江流域C.多元一体D.有海洋文明特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该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贵族阶层内部等级森严
C.西周社会宗法色彩浓厚D.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郡县制和宗法制
2022-06-24更新 | 1019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据《孟子·膝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该材料反映了()
A.国君直接经营全国土地B.井田制度下的耕作方式
C.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D.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西周时“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使用
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2022-12-08更新 | 3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公元前356 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B.维护井田制度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
2022-09-07更新 | 1459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B)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法家所持的态度是
A.要求顺应时势推动制度变革B.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
C.主张回复到先代的政治制度D.提倡兼爱非攻以减少战争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秦朝时,嬴政诏命“(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这一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巩固了分封制度
C.提高了地方权力D.加速了秦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019-10-14更新 | 91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5.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起义成功,推翻秦朝统治B.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C.吴广自立称王,号为“张楚”D.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6.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黄老思想是决定性因素
C.治乱兴衰D.适时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以下史实中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
③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④实行郡国并行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以求调和内部矛盾B.削弱同姓分封诸侯王的势力
C.加强对豪强势力的巡视监察D.限制相权以便加强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公元前113年,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打击富商,平抑物价
C.规范市场的统一管理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2022-02-15更新 | 2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1.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当你向别人介绍此战略构想并寻找历史依据时,应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西汉B.唐朝C.宋朝D.元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新疆从古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设置加强西域管理的军政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河西四郡D.安西都护府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3.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大大增长的局面,史称其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下列关于两汉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B.东汉民间流行的五言诗统称为乐府诗
C.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纸
D.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5. 下列描述与地图中三国时期相符合的是(       
A.①曹操(魏)②刘备(蜀)③孙权(吴)B.①曹丕(魏)②刘备(蜀)③孙权(吴)
C.①刘备(蜀)②孙权(吴)③曹丕(魏)D.①刘备(蜀)②孙权(吴)③曹操(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少数民族“崇尚儒学,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反映了当时 (     
A.汉族政权强制少数民族汉化B.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族融合强化了文化认同
2022-07-22更新 | 752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东晋南朝时期,婚姻的门第观念发展到一个高峰,“家之婚姻,必由谱系”的《氏族谱》也由南方蔓延到全国;不仅北朝内迁民族纷纷避父祖名讳,一些与南朝人联姻的北方士族甚至在衣食起居上“犹染江南风教”。这表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特权B.社会习俗日益固化
C.南北文化联系加强D.商品经济冲击礼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北魏时期,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改革的措施得当有力
C.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0. 历史学家傅乐成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少数民族南下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但实际上是双方“文化采借”的结果。作者意在说明
A.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作用
C.不同民族间文化优势互补D.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1. 以外戚身份夺取政权,并开创了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统一王朝的是
A.刘秀B.赵匡胤C.杨坚D.朱元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2. 某学生社团为历史课本剧《贞观之治》设计了如下场景,其中不合理的是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B.首创科举,选贤举能
C.知人善用,虚怀纳谏D.设都护府,唐蕃和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3. 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A.强大的军事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具备“天可汗”的素质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4. 马球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毯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毯娱乐。马球项目
A.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B.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D.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封建割据,关卡林立,这些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在此期间,秦消灭了六国共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的事业。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制政治体制,推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创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根据《新唐书·方镇表》的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设节度使九个,安史之乱后设置节度使的方镇达四十二个, 除了原有的即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边疆节度使之外,还增设了京畿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十七史商榷》记载,此时的节度使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一家, 而守土之臣几无复有分其任者矣”……《新唐书·兵志》记载“……节度使或父死子据其兵不肯代”……《旧唐书·田承嗣传》记载,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还从十万军队中,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亲兵、个人武装)。借此对抗中央。

——摘编自高凤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2)材料二中唐朝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导致哪些危害?
2022-10-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3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政治史(旧)
3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单题
20.85王位世袭制  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30.85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分封制  宗法制单题
40.85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单题
50.8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  宗法制单题
60.85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70.9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80.65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90.85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100.85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单题
110.85老子的主张单题
120.85法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130.65郡县制单题
140.9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评价单题
150.94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单题
160.94秦朝的暴政及法制建设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170.94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180.8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19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200.8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210.94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220.94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230.94东汉的兴衰单题
240.94两汉的文化单题
250.94三国鼎立单题
260.65少数民族内迁单题
270.85三国鼎立  南朝的更替与统治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单题
280.85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单题
290.8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300.4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310.94隋唐的统一单题
320.94贞观之治、武则天和武周政权单题
330.94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340.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350.94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60.65秦朝的建立过程  秦朝的政治制度
370.65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