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 高一 期中 2020-11-20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
A.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C.“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局面形成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受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由此可知( )
A.百家争鸣局面结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B.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
C.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D.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观念荡然无存
2020-11-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建议嬴政网罗天下英才:“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的建议促使嬴政改变了主张,由此可知(     
A.秦王嬴政是个求贤若渴的皇帝
B.采用特殊的人才政策在秦统一中起了重要作用
C.李斯的建议直接导致了秦的统一
D.李斯与郑国一样,游说嬴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汉书·食货志上》曰:“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在此背景下,西汉统治者(     
A.颁布推恩令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采取“与民休息”政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西周灭亡后,诸侯迎立太子宜臼为王,东迁洛邑,史称周平王。郑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积极服侍周王室,东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但是由于后来周平王又宠信他人,周王室和郑国关系恶化,以致后来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太子作为人质的事情,史称“周郑交质”。“周郑交质”直接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分封制逐渐崩溃B.宗法制逐渐瓦解
C.从贵族政治转为官僚政治D.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西汉学者董仲舒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于天子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董仲舒的思想自相矛盾
B.董仲舒的思想是服务于加强君权的需要
C.董仲舒的思想有制约君权的成分,是民主思想
D.董仲舒希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自圆其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此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A.长期维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B.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
C.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因此又掌握朝政。宦官专权的局面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没落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宦官与外戚相互争斗D.豪强地主的发展
2020-11-18更新 | 299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下列关于两汉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B.东汉民间流行的五言诗统称为乐府诗
C.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纸
D.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