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2-11-21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左传》记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周王室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B.周王室统治范围得到扩大
C.“家国一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可选资格,一般来讲,必须是翰林出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据统计,在明朝170位大学士中,通过尚书入阁的有110人,通过侍郎入阁的也有24人,绝大多数是翰林出身。明朝此举(     
A.一定程度制约了专制皇权B.使内阁与六部形成制衡机制
C.利于强化内阁的辅政功能D.意在完善法定中枢权力体系
2022-11-19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所示为西汉至明清时期“县”(单位:个)和人口(单位:亿)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朝代

人口

朝代

人口

西汉

1587

0.6

1127

1.1

1255

1171

2

1573

0.8

1358

4.25

A.县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基层管理体制逐渐地发展完善并成熟D.县的数量与各朝疆域范围紧密相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图显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这反映了法国(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阻B.各派政治势力实现了均衡
C.民主政治进程具有曲折性D.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权力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掌握,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任期一年。同时,元老院会议由贵族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并有权监察执政官的行动。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执政官处于国家权力中心B.国家注重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C.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D.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022-10-14更新 | 38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在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尖锐对立,革命派排皇,立宪派保皇,双方势同水火。立宪派依附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与革命派对抗,革命派内部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发生分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基础薄弱B.革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D.政党之间的党争多于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48年,晋绥解放区普遍用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取代参议会制,毛泽东说:“这样的人民代表会议一经建立,就应当成为当地的人民的权力机关,一切应有的权力必须归于代表会议及其选出的政府委员会。”这(     
A.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立打下基础D.说明参议会制不是民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系,主要围绕党的政权建设思想和基本主张展开,迅速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并逐渐完善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军事管制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设置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同时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该政治体系(     
A.以三大改造取得基本的胜利为先导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成
C.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D.实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2022-10-05更新 | 45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统计,1979~1999年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3 0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新兴国家和地区的30%。200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到4 743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由1978年的不足10%增加到36.7%,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这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     
A.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对外开放战略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D.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该制度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由朝廷作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A.保证了地方官员清正廉洁B.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局面
C.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提升了寒门庶族地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秦汉时期,对官员实行一年一考,三年一次总评定的办法;唐代,实行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大考按九等定黜徙的制度;明清时期,实行三年一考,九年考满的京察大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官员行政效率的提高B.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C.考核机构趋向专业化D.政府重视对官员的考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A.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B.确保了文官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C.规范了政府中政务官的选用D.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力
2022-10-14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