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期中 2022-12-10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     
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B.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C.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D.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
2022-11-04更新 | 4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国家(改革者)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B.专制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D.诸侯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秦朝建之后,又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置了九原郡,修筑长城和“直道";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秦朝上述举措(     
A.有利于在边疆推行管理政策B.扩大了统一国家的规模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黄留珠在《西安通史》中说道:“据史料推算,按照秦朝初定时的人口以2000万计,当时服役的人数中,秦始皇陵骊山工程使用人力多达70万人,防备匈奴30万人,戍守开发岭南50万人,再加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人口总数不下200万。”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研究主旨的是(     
A.民力与人心B.重法与坑儒C.农耕与游牧D.集权与分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汉初,盐仍由民间自由生产经营,一些地方势力完全掌控该地区盐的产销,如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武帝时期,盐的产销模式变为“民制一官收一官运一官销”,且明令禁止百姓私自煮盐。这一变化(     
A.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B.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
C.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后汉书》 记载,汉光武帝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这与拥有大量田庄的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产生矛盾,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这(     
A.推动了州刺史监察职能的演变B.瓦解了“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C.埋下了东汉末分裂战乱的隐患D.导致了东汉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42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此后.朝野剧变,户口逃逸,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情形之下,唐朝(     
A.加强了地方藩镇势力B.革新了国家征税标准
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D.变革了封建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0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国主元吴正式称帝,宋廷“诏削夺官爵、互市”。元昊虽屡战屡胜,但困于财力,于庆历四年(1044年)上誓表臣服,宋廷随即复其官爵,“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据此可知,当时(     
A.榷场贸易推动统一进程B.边疆与中原经济联系密切
C.经济重心发生重大转移D.西夏制度基本上模仿北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元朝秉承“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治边思想,实现了对边疆地区长时间、比较稳定的统治。符合上述治边思想的元朝史实是(     
A.突厥“控弦百万”,设羁縻府州,贡赋“不上户部”
B.“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实行捺钵制
C.“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
D.西藏“民俗尚武……惟事佛为谨”,故设宣政院管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辽国的契丹族原本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南北面官制实行后,辽统治者仿照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其中契丹大字就是“以隶书之半增损之”而成。这说明,南北面官制(     
A.促进了契丹民族的汉化B.缓和了契丹与汉族矛盾
C.具有鲜明的奴隶制特色D.推动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2022-10-08更新 | 7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宋代地方官员在奏议中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之四方,固不以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这反映了宋朝(     
A.土地兼并加速了人口的流动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百姓摒弃了安土重迁的观念D.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图1、图2分别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不断加强
C.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D.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交通发展
2022-01-02更新 | 71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明代,马欢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据其《瀛涯胜览》所载:“(郑和)所至颁中华正朔(指《大统历》),宣敷文教(如颁赐《烈女传》)”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B.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
C.推动了受访国科技发展D.巩固了明朝上国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