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河南 高二 期末 2023-01-06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2022-09-13更新 | 7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7世纪中后期,煤烟严重污染伦敦城的空气。保王党人约翰·伊维林编写了《防烟》(简称)宣传小册子,复辟的国王查理二世对此非常满意,并建议出版,但对书中规划的具体措施,却明确表示应该由议会决定是否推行。国王的态度反映出(     
A.王权受到了议会的制约B.议会已经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
C.工业革命负面影响过大D.英国城市的基层治理能力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更关心国家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这反映出古希腊(     
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力B.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影响个人行为
C.低等级公民参与其中可以领津贴D.有利于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
2023-01-05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图3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摘录。这体现了( )
A.该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B.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完全确立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已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表《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规定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的推行(     
A.满足根据地人民集体参政愿望B.是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C.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极大地提高边区人民平等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1898年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光绪帝也在变法期间多次向慈禧太后请示变法内容,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在变法初(     
A.致力于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B.支持渐进性的进行变法
C.是为了维护顽固派的利益D.阻碍了维新变法的进行
2023-01-05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人物品题即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学者总结为: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强化对官员的监察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上计”制度战国时期既已出现,秦汉时期得到发展,是一种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逐级向上呈递上计文书,最终使朝廷了解地方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等状况,并根据考核结果,朝廷予以地方官员升、降、赏、罚的制度。该制度的实施
A.杜绝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B.抑制了官员贪腐现象的出现
C.促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D.强化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83年,美国颁布了正式建立文官制度的法律《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公务员在政治上必须采取中立态度,禁止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文官制度委员会”。上述举措(     
A.复制了英国的相关制度经验B.消除了政党分肥的制度弊端
C.导致了文官人数的急剧膨胀D.得益于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
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
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021-05-14更新 | 2215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将《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时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
2021-01-10更新 | 8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古罗马有“丧廉耻”制度。具体言之,但凡触犯了公法和私法并败诉,或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或监察官便可根据事实作出“丧廉耻”的记录。“丧廉耻”的处罚包括丧失(被)选举权、丧失服兵役权、诉讼权受限等。此制度的实施
A.强化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B.利于维护贵族阶层政治特权
C.践行了法律至上的法学理念D.促成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