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统编版(2019)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达标检测题)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0-09-06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A.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B.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
C.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
2019-04-27更新 | 358次组卷 | 26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2017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一主张
A.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B.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
C.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D.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             ②重视儒家伦理             ③注重公平正义             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2022-10-11更新 | 3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将《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时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
2021-01-10更新 | 8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
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
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2019-04-05更新 | 2015次组卷 | 55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广安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二诊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
A.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罗马法被称为“世界共同的法律”,是世界性的模范法,后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是按照罗马私法的模式建立的自己的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所谓的“罗马法系”或“大陆法系”。这反映了罗马法
A.是近代民权理论的起源B.为近代国家的法律制定所借鉴
C.具有世界性法律的特点D.与欧洲大陆法系互为表里
2020-09-05更新 | 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达标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其中第一条修正案是关于“保护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的权利和请愿的权利”。这表明美国法律具有的特点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
2022-10-16更新 | 634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达标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进化论的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
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7-11-03更新 | 548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金沙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
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2019-05-22更新 | 12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2021-09-22更新 | 69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三模历史试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

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律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得以颁布的社会背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据材料四指出这种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在追求民主法制过程中的共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义门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每天早上家众入有序堂后要朗诵男女训诫,《男训》为“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之乱后,举乡约告诫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使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约之使人人守法……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一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赏勤警惰,使民兴起。

——摘编自高忠宪公《责成州县约》


(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高忠宪公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世界史
6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单题
20.4儒家单题
30.65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单题
4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5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60.65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 单题
7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80.65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单题
9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单题
100.85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宗教改革单题
110.65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单题
12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单题
130.65“文化大革命”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40.65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50.8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罗马法的评价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17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