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甘肃 高三 一模 2023-03-13 288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023-03-12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虎符作为兵权的象征曾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唐代因避讳太祖名字中的“虎”字,兵符外形随之被改成鱼或龟,至宋代兵符又恢复成老虎形态。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兵符形态与时俱进B.皇帝制度影响深远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兵权归属备受关注
2023-03-12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之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北方人吃笼饼的习惯南方人也跟着学。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A.中原地区经济萧条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南宋重视民众教育
2023-03-12更新 | 661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明中叶以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变化,政府对基层社会政治控制日益松弛,商品经济繁荣,自由雇佣劳动力现象盛行,反传统观念兴起与传播。这些现象表明(     
A.中央集权体制日益衰落B.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C.明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D.社会转型因素已经滋生
2023-03-12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魏源《海国图志》称西方为“夷”;徐继畬《瀛寰志略》正式出版时,将其前稿《瀛寰考略》之“夷”字尽数改为“泰西”;1858年《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不得称西方为“夷”。这一变化表明(     
A.半殖民地程度日益加深B.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C.天朝上国观念彻底瓦解D.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2023-03-12更新 | 66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溃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思想高涨。维新派认为洋务运动只是“盗西法之嘘声,而沿中土之积弊”,主张在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其目的在于(     
A.救亡图存B.推翻清朝统治
C.“扶清灭洋”D.建立中华民国
2023-03-12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省份辽宁
陕西
黑龙江山西吉林河南甘肃四川河北内蒙北京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新疆
项目各24项22项15项各10项8项6项各5项各4项各4项3项各1项
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严金昌等18位农民坚定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严金昌又成为小岗村第一个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人,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办起了乡村旅游。这一变化说明(     
A.农村受到商品经济冲击B.土地私有化程度加大
C.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D.乡土观念依然很浓厚
2023-03-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