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3-05-29 376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鞅认为“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因此,他第二次变法时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这些人需要靠购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商鞅推行的授田法(     
A.旨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B.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D.突破“工商食官”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2023-05-28更新 | 3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2023-05-28更新 | 1466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神宗元丰年间,两浙户均耕地为20.38亩,南宋时跌至16.1亩。浙西一带的农民每到秋熟,就到“土沃多旷”的两淮,帮助淮民收获,田主仅取收获的一半,“他皆为浙人得之,以舟载所得而归。”这表明南宋(     
A.人口增长压力导致季节性流动B.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获得发展
C.政府对百姓职业更换限制松弛D.经济重心尚未转移到江南地区
2023-05-28更新 | 96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主张以唱游方式启蒙幼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来发展儿童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关注人的身心发展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2023-05-28更新 | 5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左宗棠有感于单纯从上海采运洋枪洋炮运道太长、费用太巨,于1873年创建了兰州制造局,延请广东、浙江等地的工匠仿制西方新式枪炮及其配套弹药,使兰州变成了一个积蓄军火的大本营。兰州制造局的开办(     
A.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开启近代中国机器生产先河
C.有利于平定西北边疆危机D.采用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的主要来源。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开始瓦解B.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资本雄厚D.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
2023-05-30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1938年,矿工吴运铎参加了新四军。1941年,在淮南根据地,他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枪弹生产,还成功研制出拉雷、电发踏雷等多种武器弹药,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说:“只要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一份。”由此可知当时(     
A.陕甘宁边区民众形成勤俭节约的传统
B.抗战大后方的军工产业获得迅速发展
C.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发扬自主创新精神
D.大生产运动体现军民自力更生的品质
2023-05-2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发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同时,鼓励私营进出口商通过联营等方式组织起来,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至1951年,各口岸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中,私营出口约占64.8%。上述做法旨在(     
A.加速推进公私合营B.利用外资活跃市场
C.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2023-05-28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一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抨击以色列扩张政策;另一方面,面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中国分别向两国表达了尽早实现停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B.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C.倡导全球治理机制变革D.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