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吉林 高二 期中 2023-06-22 20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政治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下图“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     

A.龙山、半坡B.红山、河姆渡C.仰韶、良渚D.陶寺、大汶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到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成为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殷墟位于下图中(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弥兵会盟(     
A.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B.确立了宋的霸主地位
C.根植于宗法制的传统D.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西汉末年思想家扬雄在《反离骚》中,把屈原比为“凤皇”“神龙”“骅骝”,用“芳酷烈”“扬之芳苓”来描述屈原的品德,但是扬雄又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B.西汉末年道德观念沦丧
C.人物评价受主流思想影响D.士人不满现实社会黑暗
2023-05-05更新 | 3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   出处
“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地数篇》
管仲说“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国语·齐语》
“子贡好废(卖出)举(买进),与时转货费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商业利润增至十分之二)以为务”《史记·苏秦列传》
A.商业活动不受限制B.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
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
2023-04-13更新 | 87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这些现象(     
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
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
2023-04-23更新 | 9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井田制延续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井田制实行“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竹简《田法》也有类似记述:“三年一更赋田(更换授与的田亩)。”这一做法(     
A.旨在消除贫富分化B.体现了土地的国有属性
C.反映了私田的兴起D.表明社会运作依循法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所谓淫民,是指“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的人。这一主张有利于(     
①增强魏国实力②缓和民族矛盾③打击贵族特权④抑制土地兼并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吕思勉认为西汉的抑商“虽意在聚敛,未尝不以平物价、抑末业为口实也”。钱穆也指出西汉抑商的原因是“剥削富人财力来支持讨伐匈奴以及开辟各边疆的兵费,甚至是用来弥补宫廷一切迷信及奢侈的浪费”。据此可知,西汉统治者抑商政策意在(     
A.削弱诸侯王的势力B.确保农业基础地位
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满足对外战争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两汉时期,豪族势力逐渐在乡里社会发展起来。《汉书》记载:“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后汉书》记载:“(陈球)迁南阳太守,以纠举豪右,为势家所谤,征诣廷尉抵罪。”“(李通)世以货殖著姓……为闾里雄。”“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间里。”据此可知(     
A.宗族势力与观念冲击乡里秩序B.刺史制度针对地方豪强而设立
C.六国势力与意识威胁统治秩序D.豪强势力直接导致两汉的衰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墨子认为,一切动乱起源于不相爱,不相爱的原因在于人的私欲,主张人人都能在内心抑制私欲的膨胀,以“非乐”克奢侈,以“节用”克浪费,以“非攻”克战乱。这表明墨子
A.倡导提升个人修养B.迎合了地主阶级诉求
C.认同西周礼乐文化D.重塑了社会道德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汉光武帝时,把三公的职责移到尚书台,“(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据此可知,东汉初年(     
A.出现了尚书位高权重现象B.形成了新的中央行政中枢
C.提高了王朝中央行政效率D.改变了中朝专权独断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管子》中强调,五谷是“万物之主”,是“民之司命”。从这种认识出发,管仲在齐国担任丞相期间,把土地分给农户经营,提出了“均地分力”“相地而衰征”等鼓励开垦、发展农业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赋税。管仲的做法(     
A.奠定了华夏农耕文明根基B.强化了丞相赋税管理职能
C.加速了西周礼乐制度崩溃D.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023-04-22更新 | 419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下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