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3-10-30 1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溉农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漆器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这
A.证明了长江流域开始出现犁耕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元素D.西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周人经常将大小宗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本根”与“枝叶”的关系,认为“以本制末、以下事上”是天经地义的常理,并且强调“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并后,匹敌,两政,耦国,乱之本也”。这种观念(     
A.保证了统治集团内部团结B.凸显了以族权强化君权的理念
C.实现了统治权力高度集中D.助推了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战国时期有一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该学派主张(     
A.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沿用周王朝的礼乐制度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在唐代的江南地区,除广泛施用的传统豆类绿色肥种外,人粪、蚕沙等也已作为基肥与追肥使用、甚至有农户通过圈养耕牛积累了大量厩肥。这反映出唐代江南地区(     
A.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B.先进犁地工具得到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历代以来有一部分儒者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程颐)。就连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荀卿论》)这主要是荀子(     
A.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B.背离孔子仁爱思想与王道精神
C.重视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D.主张人性本善,重视社会教化
2023-04-27更新 | 51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左传》记载,僖公十五年十一月,秦、晋战于韩原,晋国大败,“秦获晋侯以归”。晋心腹重臣吕甥假借晋惠公之名召集臣民,宣告“作爰田”,也就是晋国宫室将大量土地赏赐给国人,作为他们的私产,以此来获得国人的支持,达到迎回国君的目的。这一改革(     
A.彻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B.利于社会的根本性转型
C.得到所有诸侯国的认可D.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2022-11-27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