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吉林 高二 期中 2024-05-14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家学者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这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是(     
A.以人为本B.天人合一C.家国情怀D.天下为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砥砺前行。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华文化的核心变为
A.传统儒学的发展与复兴B.提倡民主与科学
C.向西方学习和救亡图存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元素D.西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在唐代的江南地区,除广泛施用的传统豆类绿色肥种外,人粪、蚕沙等也已作为基肥与追肥使用、甚至有农户通过圈养耕牛积累了大量厩肥。这反映出唐代江南地区(     
A.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B.先进犁地工具得到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其相似之处有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建筑都受到宗教影响
③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④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阿拉伯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性创新性的特点D.阿拉伯文化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产生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轴心时代”是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尤其在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伟大思想家们告知后人关于人性的重要信息,尊重生命的神圣权利即是宗教”。这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这一时期,除诞生了中国儒道思想、希腊著名哲人外,在宗教领域的表现是诞生了
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22-05-17更新 | 810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     )
A.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B.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D.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020-04-14更新 | 895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5世纪至19世纪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变化表(单位:百万)
时间中国印度欧洲非洲撒哈拉以南拉丁美洲
1400年7074526036
1600年1101458910410
1800年3301801469219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人口呈上升的趋势
B.近代殖民活动影响了拉丁美洲的人口结构
C.撒哈拉以南人口变化的根源是传染病入侵
D.殖民侵略导致亚非拉人口下降与生产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这些新移民法的颁行(  )
A.不利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B.使外来移民获取了平等的机会
C.有利于美国高新科技保持优势D.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22-10-06更新 | 4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历史(B2)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属于这种文化区域的是
A.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B.古代西欧、古代东亚、古代希腊
C.古代中欧、古代东亚、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东亚
2020-12-11更新 | 856次组卷 | 3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练习卷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清政府注重天朝上国尊严的维护
C.清政府产生了近代维权意识D.清政府鼓励华工出国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669年的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8世纪50年代,下午茶已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流行。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两次茶。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B.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蒙古帝国西征发生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干旱或降温事件触发蒙古西征,但近年来有部分中国学者研究结果对传统的气候驱动说提出了挑战,认为恰恰是当时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蒙古西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也较好地解释了蒙古当时征讨的重点地区为什么是西北方而不是东南方的印度和南宋地区。这说明(     
A.历史研究需要跨学科支持B.蒙古西征的原因难以确定
C.传统观点被证实显然错误D.历史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是(     
A.洋务运动时期开设京师同文馆B.洋务运动时期开启近代留学就教育
C.戊戌新政时期设立京师大学堂D.蔡元培在北大提出“思想自由”
2023-12-29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一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

(1)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材料一中①②③代表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当时哪一学派?

材料二   

1:秦朝“书同文字”木方:多采用“某如故,更某”句式,对文字字形进行规范。

2:日语的平假名和汉字对照表:公元前4世纪-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地区。日语中的平假名几乎均由汉字演化而来。

31871年徐寿翻译的《化学鉴原》:他根据元素的属性命名,例如固体金属元素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西文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锌”“锰”等元素的中文名。他发明的命名方法沿用至今。

(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述3组图文资料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

材料三   从多元文化建构来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贡献,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必定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倡导了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了积极的人格境界论,体现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这样优秀品质的文化,必会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被当今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引以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传统优秀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

——引自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

(3)依据材料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的进步,与文化传播关系甚大。传播机制(包括"文化转出"与"文化接受"两个互动方面)好比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通过叶绿素实现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累积有机物的接受——转出双向过程。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必须拥有健全的转出——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反之,如果转出——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渐趋衰微。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生态论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与社会进步”,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人不仅继承了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制的政治遗产,以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的身份保持了统一帝国的政治体制,而且在皇帝专制统治、《罗马民法大全》等诸多方面坚持了欧洲地中海上古政治遗产,并有所发展。为了治理众多古代族群,帝国政府始终维系着庞大且完善的官僚国家体制,其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司法、宗教文化各种最高权力于一身的皇帝专制中央集权。7世纪至12世纪推行军区制,以农兵制、军政合一为重要特点,并由将军对行政区域及其军队进行管理,对扭转拜占庭危急局势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人成功打造了包括整个东欧世界的拜占庭文明圈,并将各个斯拉夫族群纳入其中,其影响至今犹存。

——摘编自陈志强《欧洲中古史视域中的拜占庭帝国》

材料二   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极大地加强了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使皇权进一步加强。唐朝完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机构和制度趋于完善,在内地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在边疆设立都护府、都督府进行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府制度,唐玄宗开元年间改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专业化,设立节度使,制定《武德律》《贞观律》等,很重视礼制的建设,直接促成了中华法系的形成。唐人对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都抱有包容的态度,从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传入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与唐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拜占庭帝国与唐朝国家治理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3-05-19更新 | 971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预测卷(新教材)文综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中国古代史
4
世界史
5
中国近现代史
6
经济史(旧)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30.65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40.85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50.65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60.65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单题
70.65中世纪教会单题
80.65古代印度文明 单题
90.85拜占庭的兴衰与俄罗斯的扩张 单题
10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110.65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单题
12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13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4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5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单题
16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80.65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200.4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拜占庭的兴衰
三、论述题
19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