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一 期末 2023-06-22 1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
A.罗马的不断扩张B.帝国皇帝的重视
C.平民的斗争D.法学家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北魏均田制D.北魏均田制/圈地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是早期英属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其中从亚洲传入的作物是(     
A.玉米、小麦B.水稻、南瓜C.水稻、小麦D.亚麻、玉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马克思指出,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马克思
①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②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④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在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等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候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 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2020-07-06更新 | 178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图为1901年-1950年德国与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不包括诺贝尔和平奖)

依据上图,分析①至④四个阶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推断关联正确的是
①欧洲深厚的科学基础②欧洲科学家的移民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④冷战形势的缓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5-30更新 | 38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量子力学的诞生,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许多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量子理论的创立还导致其他学科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据此可知,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 ( )
A.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B.科学研究新领域不断得到拓展
C.学科发展日益细化和交叉融合D.理论创新是科学发展强大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书编撰体例的改变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D.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
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
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
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
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这反映出,德国政体变革
A.推动了德国统一B.催生了专制统治
C.促进了经济发展D.提高了德国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 提。”该学者意在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是(     
A.二战后各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二战后工业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
C.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D.二战后民族自决和废除殖民主义成为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表所示为一战时期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14年9月1917年5月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46255015
16255816
346355851340
A.工业革命的不均衡发展B.意大利的立场发生转向
C.美国参战并加入协约国D.同盟国的生产受损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如图所示为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官方标识,21根线条代表21个经济体,里面包含了中国天坛的造型。有关此次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召开地点为上海B.会上中国倡导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
C.会议决定成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D.中国第一次举办的高级别大型国际会议
2021-09-0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在冷战激烈的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上升,有人尖锐地指出:“吸血鬼不惧怕十字架,却怕铁锤和镰刀”,这反映了
A.欧美国家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B.冷战迫使欧美统治阶级减少剥削
C.欧美国家对核军备竞赛投入较少D.冷战有利于欧美民生领域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16. 中国宋代描写孩童形象的绘画,注重表现某一类人物的共性特点,不同时期的孩童性别、衣着、年龄不同,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天真、烂漫、喜悦的感觉是相同的。在西方,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中,3个小孩无论是长相还是给人的感觉都是大不相同的,画家注重对人物个性的描写。由此可见,导致中西绘画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绘画的颜料与技巧B.写意写实的绘画理念
C.商品经济发达程度D.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的均匀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与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脉相承的。在尊重人和高扬人类理性的理念指引下,资产阶级摧毁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西方政治制度和行政监督体制。为保证行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明确性,西方国家要求监督机构及其人员遵循如下原则:把行政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权力行使方式用明确的法规规定下来。政府各机构的会议应当公开举行,以便监督主体拥有足够的被监督方面的信息。为防止监督的主客体错位或监督主客体两位一体,西方国家在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下,使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处于一种超然的位置。

——摘编自陈奇星、罗峰《略论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前后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近代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
15001800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因传染病丧生,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人口大量减少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19世纪中期英国钢铁产量与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体。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
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一战爆发。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并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二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猛增,但分散的小农业增加生产和提高商品率的能力有限,粮食形势日渐紧张、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粮食,稳定粮价,消灭粮食投机,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   规定“一切有关粮食经营和粮食加工的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经营的粮店和工厂,统一归当地粮食部门领导"   要求"城市居民购得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如有剩余或不足,或由于消费习惯关系,须作粮种间的调换时,可到指定的国家商店、合作社卖出,或到国家设立的粮食市场进行相互间的调剂”。

——摘编自张衍鲁 李慎令《苏中建国初期粮食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苏俄粮食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粮食政策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粮食政策的共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技的发展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英国国王是该学会的保护人。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大陆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11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意义。
2023-08-05更新 | 9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中国近现代史
3
政治史(旧)
4
选修(旧)
5
世界史
6
经济史(旧)
7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20.94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单题
30.85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40.65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单题
50.65空想社会主义单题
6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7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80.4量子论单题
90.4科举制单题
100.94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10.8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单题
120.65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130.6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40.4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15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1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8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90.4新经济政策
200.65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