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7-27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遗址在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自内而外分别是宫殿区、内城、外城,与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结构十分类似;出土的墓葬中,距宫殿区最近的大型墓葬都有丰富的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远离中心区的小型墓葬则随葬品很少,且多为陶器。这说明当时(     
①出现了阶级的分化②私有制已产生③具备早期国家特征④实行封邦建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形成一股潮流。各国的变法(     
A.推动了社会转型B.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C.结束了兼并战争D.加强了周天子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文标注①②③反映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学派?(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A.儒家 法家 道家B.儒家 道家 法家
C.法家 道家 儒家D.法家 儒家 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中国古代某部农书记载了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的加工、烹饪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这部农书是(     
A.《神农本草经》B.《禹贡地域图》C.《齐民要术》D.《元朝秘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分别负责“草拟皇帝诏令”“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执行”。下列关于其运行流程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的影响是(     
A.促使平民家庭的士人参政B.扩大了南北方经济之间的差距
C.消除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有利于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B.加剧了明朝东部沿海的危机
C.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D.标志着明朝海禁政策的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明神宗实录》中这样描述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发展的状况:“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种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
C.新的经营方式工场出现D.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这反映了清朝
A.赋役现定渐趋繁杂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
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 国家庶务殷繁,亦有不便宣露于众者。”“ 皆本人封达朕前。朕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 乾隆帝在此评述的是(     
A.宰相制度B.内阁制度C.奏折制度D.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性经济互动,对中国的巨大影响表现在(     
①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       ②燃料的改进提高金属冶炼的质量
③传统小农经济不再占据压倒优势       ④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图为《1840-1900 年中国重大史事示意图》。下列全面概括出示意图内容的是(     
A.列强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C.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努力
D.农民运动因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C.废除了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据统计,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清政府为挽救危机推行“新政”②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