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之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堂例题
全国 高一 课堂例题 2023-09-01 4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由此可知王阳明倡导(     
A.克服私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发明本心
2023-08-14更新 | 51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他强调“各从所好,各聘所长”,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个性。他的主张(     
A.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B.具有近代思想启蒙的意义
C.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D.反映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
2023-03-29更新 | 2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的政治伦理原则,他甚至说:“宁丧天下于庙堂,而不忍使无知赤子窥窃弄兵以相吞噬也”。据此可知,王夫之(     
A.主张彻底废除君主专制统治B.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百姓命运
C.宣扬了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D.抨击程朱理学严重脱离现实的弊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学校》记载:“学校,所以养士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是(     
A.使儒家民本思想发扬光大B.为近代反专制提供思想武器
C.为近代人才培养提供借鉴D.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明朝正一派天师张宇初曾说:“元始,已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而儒者张元则指出,“今之言学者……崇虚无而蔑礼法”,“今之儒者则欲混儒释而一之……呜呼!何其悖也!”他们的观点表明,当时(     
A.学术领域盛行疑古之风B.民间教化呈现出多样性
C.儒道佛观念仍融合发展D.儒家信仰得以重新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清朝学者钱大听说:“以一人治天下,不若使天下各自治其身。故曰‘与国人交’,天子之视庶人,犹友朋也,忠恕之至也。”龚自珍也指出,君主应视群臣为平等之手足、股肱之师友,而不能视之如犬马或一己之私有财产。这些认识(     
A.说明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B.反映了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C.根植于民主思想的萌发与传播D.蕴含士大夫制衡君权的诉求
2023-01-29更新 | 275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乙卷2023届高三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鲜君》中指出,“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小人乱天下,用小人者谁也?”,“海内百亿万之生民,握于一人之手,抚之则安居,置之则死亡。矢乎君哉?地乎君哉!”唐甄的主张(     
A.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认为“泰西质测(自然科学)颇精”,可以为我所用。其与传教士汤若望交往频繁,多次探讨天文学,并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哲学)”的哲学观。同时期黄宗羲撰写的《授时历故》等多部科学著作,也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这反映出明清之际(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B.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C.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D.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相互影响
2023-04-15更新 | 13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0.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阳明心学对待民众的核心是亲民。他不仅承认凡人可以成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重视普通人、士人,向下以至于百姓。晚明时期,市民话语进入文学,体现出文人对市民审美趣味、道德的认可,这一切与阳明心学的亲民思想密不可分。

——摘编自刘万里《新民亲民平民——论阳明心学与晚明文学的平民化进程》

材料二:平民儒学以王阳明心学为契机而生成。平民儒者们不拘泥于儒家经典文义,反对《四书集注》为代表的章句之学,认为可任意解释经典。他们恢复和发展了孔子和先秦儒家学者重视平民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学术大众化、社会化的基础上创立起真正的平民学派——泰州学派。 在授学传道过程中,平民儒者按照自己的理想将“圣人”塑造成为没有特权的平民,还把自己打扮成“以先觉为己任”的新教主。

——摘编自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材料三:阳明心学承继儒学入世之精神,激发人积极奋发的生命状态,激励人们修心、强心,堂堂正正做人。它不是自私的养生哲学,只“治一人一身”,不仅要讲修身明性,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个性在心灵上与社会自觉的统一。这对于现代社会树立文化自信,解放发展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

——摘编自黄文杰、徐晓莹《王阳明与平民哲学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亲民”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平民儒学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心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
2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2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3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4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5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6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7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8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9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0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