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吉林 高一 期中 2023-10-06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展品中有“圆明园青铜虎蓥”、“圆明园马首”等珍贵的回归文物。劫掠圆明园珍贵物品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国家危局,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推行洋务新政。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所办的“洋务”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企业   ③建立新式海军   ④推行预备立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始于(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这反映出抗战时期的延安成为
A.众望所归的抗战圣地B.游击战争的敌后战场
C.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D.抗战后方经济文化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新华日报》1949年3月发表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圆满结束》的报道,文称“党的工作重心转变”。这意味着
A.全国大陆基本实现解放B.“农村包围城市”基本胜利
C.封建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D.旧中国“三座大山”被推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影响这一历史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基础B.军事实力C.民心向背D.外部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在双方的致辞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C.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D.开始国共第三次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曾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以王进喜为杰出代表的大庆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属于这个时代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还有(     
①邱少云   ②雷锋   ③焦裕禄   ④李四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系列战败之后,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三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指出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中共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
2023-10-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材料二   1949年,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断人民币进入市场,一度严重冲击金融市场,造成物价飞涨。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到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

在“银元之战”后,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又转向炒作粮食、棉纱和煤炭,又一次引发了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运用市场规律,仅十天左右就平息了这场物价风潮。经过这次斗争,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相关材料整编

材料三

   
分到土地的农民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1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9月奠基,19585月落成揭幕。从碑身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8块浮雕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2018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摘编自熊丰《丰碑永恒——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60周年》


根据8块浮雕的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10-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5,6,7,8,11,12,16
2
中国近现代史
3
经济史(旧)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20.85《资政新篇》单题
30.65洋务运动单题
4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单题
50.85长征的经过单题
6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70.65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全面内战的爆发单题
8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单题
90.65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单题
1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单题
11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单题
120.8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单题
130.65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单题
140.65“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单题
15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60.85香港、澳门的回归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80.65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美援朝
190.6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三、论述题
20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