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3-24 1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同时,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建立
A.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促进了多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D.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
2021-02-09更新 | 33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领域发展的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表是唐朝与边疆各族交往表(部分),由下表可知唐朝
时期民族/地区方式具体情况
唐太宗时期东突厥战争东突厥汉国灭亡
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唐玄宗时期西域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户府
回纥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栗末靺鞨册封册封大诈荣受封为渤海郡王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B.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C.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D.政权并立影响各民族交流
2022-02-06更新 | 226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
C.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统辖吐蕃地区,下设宣慰司等机构,对吐蕃地区进行深入统治,这种行政管辖方式,为明清两朝沿袭。这说明
A.元朝开始接受中原体制B.不同民族的风俗逐渐趋同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D.南部边疆得到较多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经济重心的转移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2016-11-27更新 | 1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康熙对诸臣说:“普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思于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北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反映了清朝
A.版图进一步开拓巩固B.长城内外治理一体化
C.边疆治理方法有创新D.长城防范力度被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表示:“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据此可知,李鸿章认为
A.《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B.该战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五四运动后,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国青年竭力维护他们的人格和在社会中的权利,一种以更大的社会的结合代替家庭和民族约束的倾向逐渐表现出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助推了家庭观念的变革B.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有利于社会各阶级联合D.改变了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021-01-29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
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D.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力量
2020-07-28更新 | 3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44年,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力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有利于
A.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改变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C.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扩大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
2021-02-09更新 | 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新华日报》1949年3月发表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圆满结束》的报道,文称“党的工作重心转变”。这意味着
A.全国大陆基本实现解放B.“农村包围城市”基本胜利
C.封建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D.旧中国“三座大山”被推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此次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以联合国为中心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以广交朋友为宗旨D.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2020-08-26更新 | 67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四、五单元单元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1956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表彰了4700余名“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计划指标”和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这反映了当时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
C.三大改造胜利结束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科学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7.32亿元,比1960年减少66.5%;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减少22%。这一现象源于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的推动D.国民经济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1980年,深圳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深圳市提供土地使用权,香港商人投保建设并在香港出售,最终收益深圳市占85%、港商占15%,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国企改革从房地产业开始
C.在改革中不断探索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有不少人曾问“两弹元勋”邓稼先:“原子弹成功后,你得到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病危时,杨振宁看望他时,提起此事,他才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邓稼先的这一事例反映出
A.新中国初期国家科技投入不足B.新中国初期科技事业发展缓慢
C.科技人员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D.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2021-01-24更新 | 8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
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果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
2021-02-09更新 | 57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据“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外语借用汉语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入诸多国际组织B.全球化速度加快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D.翻译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下图是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由此可知,中国
A.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B.外贸出口迅速增长
C.占全球投资份额不断扩大D.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2021-02-07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2019年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一个公共外交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建立。根据安排,该中心计划今年举办30多项活动,包括博览会、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及成员国非政府组织会晤等,以增进各国间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
A.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合作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始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D.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2019-12-04更新 | 61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
2020-07-16更新 | 1738次组卷 | 53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作者归纳了让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其中产生于这一纬度附近的文化现象有美洲玛雅文化、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对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解释是
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迥异使然
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产方式相同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2020-03-26更新 | 5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这表明柏拉图
A.重视人的理性思考B.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C.忽视道德的作用D.认为人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明显有别于印度的复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这说明在联系相对密切的欧亚大陆
A.各地文明仍保持着鲜明的地区特色B.中央集权是各地发展的必然趋势
C.政教合一是各地区文明的必由之路D.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现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促使嬴政改变了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其理由是: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原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三   明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清朝沿袭其制。特点主要有:一、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作文,写作时必须遵循程朱理学的有关解释;二、需要模仿古代“圣贤”口吻写作,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三、作文的骨干部分是四段对偶排比文字。

——张帆等《中外历史纲要》上

绪三十一年,张之洞、袁世凯始会奏请罢科举。“科举之弊,古今人言之綦详,科举之阻碍学堂,妨误人才,……而我国独相形见绌者,则以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人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难矣! 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必先停科举始”。在各方势力的共同促使下,1905 年,清政府下令废止科举制,兴学堂。

——萧一山《清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才角度分析秦成为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唐王朝统治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材用人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然而,这场战争是以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为对手的战争,不是以蒋介石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即使汪精卫投降,即使蒋介石本身也动摇,但中华民族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都是以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打败了敌军,就挫伤了敌方政府的战争意志,变成日本的胜利。但在以民族为对手的战争,即使在个别的战斗中战胜几百次,只要挫伤不了民族抗战的意志,就不能取得战争全局的胜利。

——【日】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救亡运动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之处。以抗战史实举例论证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1,3,4,5,26
3
经济史(旧)
4
文化交流与传播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中国近现代史
7
文化史(旧)
8
世界史
9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秦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单题
2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0.65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40.65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单题
50.65宋元科技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60.6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7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6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单题
90.85《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单题
100.65五四运动的意义单题
110.65全民族英勇抗战  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120.65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单题
13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单题
140.65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单题
150.4万隆会议  万隆亚非会议单题
160.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170.65《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单题
180.6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190.6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00.65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210.6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20.65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单题
23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240.85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250.65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单题
26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70.65玛雅文明 单题
280.65古希腊城邦单题
290.4柏拉图单题
300.6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科举制  秦始皇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320.6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局部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