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等三县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1-25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代借民力以助“公田”,而不向百姓的“私田”征收赋税;周代后期,不分公田、私田,均按什一比例征收实物税,政府的收入得以增加。这一变化的发生(     
A.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B.直接导致分封制的崩溃
C.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进D.源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向“贤士大夫”发出招贤令,武帝时期“举贤良”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察举制下,官员的选拔依据最高统治者的诏令所规定的门类,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吏负责调查和引荐给中央。这表明汉代察举制(     
A.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B.品行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有效保障吏治清明高效D.打破世家垄断入仕的局面
2022-12-12更新 | 247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合肥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如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组成出土地或文献出处
土地买卖文书44件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集中在南京及其周围、武昌鄂州、长沙、桂林、始兴地区
人口买卖文书至少13件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新疆吐鲁番、塔里木
其他买卖文书至少4件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新疆吐鲁番
借贷文书5件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无息借贷、有息借贷和质押借贷)
租佃契约3件葡萄园等土地租赁
A.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B.国家对农民控制力减弱
C.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为规范D.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南宋初的汪藻曾说:“祖宗时,武臣莫尊三衙,见(宰执)大臣必执梃趋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B.分化相权C.分化事权D.武将专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并不是道德上的楷模,“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我亦人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据此可知,李贽(     
A.以人自身为出发点提出平等观B.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C.提出士人要有一定的担当精神D.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与我无份”。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甄拔政府任用之公务员"的任命人员考试,适用于除政务官以外的中央机关至乡镇保甲的行政人员。高等考试,甄拔各项任职公务员,在京城举行,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主考官由中央特派。对这一规定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B.具有较强党派性和政治性
C.确立了文官考试的原则D.有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35年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在重工业建设上始终难以投入较多的资源。1936年调整制定了《国防工业三年计划》,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计划的实施(     
A.完善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B.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由邓子恢主持修订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该章程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规定(     
A.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B.说明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的认可
C.表明社会主义体系的日渐完善D.印证了农村经济调整效果的初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