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陕西 高三 一模 2022-12-24 1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周王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队(王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和专业的技工,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和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由此可见,周代的分封(     
A.限制了地域内阶层流动B.利于推动异质文化间的互动
C.承续了夏商的统治方式D.扩大了国家疆域的统治范围
2022-12-23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17年9月,我国考古专家受邀前往蒙古国联合发掘的名为高勒毛都2号墓的古代匈奴贵族墓葬群。该墓葬群不仅出土一件金皇冠(如右图),还有一件很特殊的随葬品——玉剑璏,虽然它在我国中原地区很常见,但在蒙古还是首次发现。根据文物测定,该墓葬的年代在公元前166~公元前28年。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     
A.蒙古全境都曾归属汉朝管辖B.汉匈间存在一定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该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D.汉代在蒙古地区设立了岭北行省
2022-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秦汉的“社”是地方乡里行政系统的末梢,《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二年)令县为公社。”唐代中期后,逐渐过渡为小区域共同体。到宋代,类似的组织,以社为名,可包括西北边防地区的弓箭社等。古代“社”的演变说明(     
A.国家组织能力下降B.理学影响社会生活
C.基层治理出现变化D.豪族政治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唐朝在中书省和门下省都设有谏官,主要对皇帝提出规劝和批评。北宋设置谏院,其职责主要是举发臣下的不法,和台官职责几乎相同,形成台谏合流的趋势。元丰改制时撤销了谏院。这说明宋代(     
A.宰相丧失政务裁决能力B.精简机构确保了行政效率
C.中央集权程度日趋强化D.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
2022-12-23更新 | 71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学者颜元曾评论道:“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据此可知,颜元(     
A.倡导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D.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指出,汉唐大一统时期,大漠草原并不是传统华夏族适宜农耕的地区,击败草原游牧民族也只是为了开疆拓土或者维护国家的安全。元朝的建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该学者旨在强调(     
A.汉唐帝国地方独立性较强B.元代文化专制政策得到了推广
C.汉唐以来大一统进程缓慢D.元代大一统推动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郑和下西洋后,仅永乐元年至二十二年,占婆18次,暹罗22次,满剌加15次,苏门答腊13次,爪哇15次,甚至不少国家国王也慕名而来,有4个国家11位国王到过中国,其中3位因仰慕明朝文明,病逝时要求“体魄托葬中华”,并立遗嘱给予子孙“世世毋忘天子恩”。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深远影响B.朝贡贸易体系正式确立
C.明代与亚非国家经济交流密切D.中外交流形式出现嬗变
2022-12-23更新 | 655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徽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康熙《徽州府志》中也有:“然其(徽商)家居也,为俭啬而务蓄积。……女人犹能称俭,居乡数月,不占(沾)鱼肉,日挫针织缝纫锭。”这表明,明清时期(     
A.徽商形成一定社会影响B.商帮集团逐渐走向衰落
C.政府推崇徽商致富精神D.文学作品创作脱离现实
2022-12-23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面是某学者模拟的中国城市兴起的空间结构图。中国近代有一类城市以“II商埠区”为主,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B.西安C.上海D.深圳
2022-12-23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与我无份”。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自19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大约40年左右的时间里,汕头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形成了供水、供电、铁路、公路、港口、桥梁、通信等完整一体的近代设施体系,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使汕头充满浓烈的近代化城市气息。这反映出,汕头的近代化(     
A.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B.得益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C.为全国城市建设树立标杆D.折射出中西社会文化的更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英、美、俄、法等十一国宣战。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牵线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史称“东南互保”。这反映了(     
A.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B.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C.清廷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D.东南各省督抚民族国家意识浓厚
2022-12-23更新 | 422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中央设立谘议局、资政院;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宣布宪法;厘定官制、官规;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这一方案的实施(     
A.有效化解了清廷面临的政治困局B.致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D.延缓了反清革命的历史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