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江苏 高二 期中 2023-12-01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据此可知(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B.中华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态势
C.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D.仰韶文化是龙山文化形成的源头
2023-1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青藏高原边缘,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的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这一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除了世袭制度B.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统治者尊崇儒术D.实行富国强兵的变法
2023-12-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历史上汉武帝尊儒术,用儒家思想来教化人心。但在具体做法上对董仲舒这样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却弃而远之,任用大量法家思想人物来治理官吏,打击社会不法分子。材料体现汉武帝时期统治特点是(     
A.黄老无为B.独尊儒术C.以法为教D.外儒内法
2023-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这说明(     
A.南方经济超越北方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北方经济日趋衰落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23-1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纵观中国历史,隋朝和秦朝虽相距八百余年,但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对其相似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A.开创了专制集权体制B.创新了国家治理机制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D.确立了古代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唐太宗曾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唐代尚书省的职能是(     
A.草拟诏令B.审核封驳C.谏言监察D.执行政令
2023-12-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辰时(7:00-9:00):去晋商票号取钱
B.巳时(9:00-11:00):泛舟运河之上
C.戊时(19:00-21:00):赴娱乐场所看戏
D.亥时(21:00-23:00):逛临安夜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元朝为修订历法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元政府选派14名天文学家到国内26处地点进行天文观测,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并颁行于世。据此可知,《授时历》的颁行最主要得益于(       
A.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
C.科学家的探索精神D.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明朝太监魏忠贤有“九千岁”之称,“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     
A.废除废丞相制度B.宦官提督东厂C.君主专制的强化D.内阁地位低下
2023-1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农作物(     
A.随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引进B.郑和下西洋时从非洲带回
C.新航路开辟之后逐渐传入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带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多语合璧碑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碑》(1758年),以汉、满、蒙、藏四语记述统治者出兵勘定天山北部的经过,并阐述了清朝对西北边陲“因地因俗而治”的安定治理政策。这块石碑见证了清朝(     
A.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分而治之的统治方针D.收复新疆的丰功伟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鸦片战争后,一位担任福建布政史的官员曾说:“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人杂书。”为此,这位官员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同时,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写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此著作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康輶纪行》D.《瀛寰志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史家常用“内外”分指中央与地方,用“轻重”来描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形势。历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晚清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形成这一格局的直接原因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C.洋务运动D.东南互保
2023-12-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依据西方的天赋人权论,重新塑造了孔子形象,把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统统说成是孔子所创,力图使西方民主思想在观念和语言上呈现中国化。这一做法     
A.意在巩固儒学地位B.利于减轻变法阻力
C.配合清末新政开展D.催生了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在美国留学期间,19岁的宋庆龄(1893—1981年)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盛赞它“已给中国带来了自由和平等,通向博爱之路的任务可能就落在中国这个最古老的国家身上”。这一“伟大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2023-12-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近代漫画家马星驰于1914年12月28日发表漫画《急起直追》(图),画面以一艘出洋远航的帆船为主体,船上满载货物。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热潮兴起B.西方列强侵略有所放松
C.国内环境较为稳定D.欧洲各国亟需大量物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知识分子领略到了劳动群众的威力,开始放弃“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逐渐转变了立场;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深入到工农中去。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开展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北伐的顺利进军D.土地革命的进行
2023-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当时,革命军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打土豪,分田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如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某连环画,描绘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斗争的画面。据推测,该连环画的故事发生于(     
(37)按照原定计划,消灭了伪区队,部队准备打大虎山,开灭武孝同这股伪军。夜里,江志海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教导“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
A.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B.红军长征时的重大战役
C.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D.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文字为解放军战士袁志超在某次战斗期间写的一封家书(部分)。据此推断,当时(     
“廿三日这天晚上,我们冒着大雨跑了七十里路,赶到长江边,住到一个村子中,这地方是安徽省桐城县……”“新中国就要诞生,希望你还是多学习文化,以后好多为人民服务,就是在家帮助种田,也别忘了读书。”
A.战略反攻已取得重大突破B.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被摧毁
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已覆灭D.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城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53年时,毛泽东认为:“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这样的评述印证了(     
A.东北经济的重要性B.民族复兴的艰巨性
C.抗美援朝的合理性D.维护独立的正当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