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夏津县双语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3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西周时期,诸侯只要执行周王室的命令,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在比功、协虑、补灾、结好、交福、赞喜等方面得到周王的关怀,表现突出的还会得到周王赏赐的财物珍宝。如果诸侯出现反叛行为,周王就会起兵讨伐。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宗法分封占主导地位B.地方治理呈现理性化
C.贵族政治实现等级化D.中央集权制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地区。下面是根据其研究绘制的部分王朝的核心区示意图。其中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相对应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
A.强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妨碍了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直接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瓦解
2023-10-2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郑和下西洋结束后,出现了“比年(注:每年)民往往嗜利忘禁”的现象。 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两广都御史奏称“广东沿海地方多私通藩舶,络绎不绝”,有的地方官员参与走私。嘉靖中期,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规模较大的私人海上贸易集聚地。这说明(       
A.尚利成为南方社会的主流风气B.明朝南方吏治腐败海防松弛
C.明朝中后期开放海禁的必要性D.民间私人贸易开始兴起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明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规定。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     
A.儒家思想渗透基层教化B.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
C.乡约在逐渐与法律合流D.乡约能维护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表是关于明清时期江西名镇的记载。
景德镇“豪商大贾,咸聚于此”“其人口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景德镇志》
吴城镇“西江巨镇,拔起中流,蜿蜒数里,大江环其三面。民萃族而居,日中为市,商艘趋之”。——杨周宪《吴城石堤记》
樟树镇“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熊化《樟树镇记》
铅山镇“货聚八闵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巨观”。——《铅山县志》
据此可知(       
A.明清时期江西已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B.交通便利、物产丰饶推动集镇的兴盛
C.文化的昌盛带动集镇商业贸易的繁荣D.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促进集镇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主要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抵挡不住外国商品冲击B.小农经济在外力作用下迅速瓦解
C.海关保护本国经济的能力削弱D.对外来商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878年,郭嵩焘在与友人的谈话中说:“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已兼治者也”;“三代以下圣人至公天下”较之西方政治“犹有歉者”。据此可推知,郭嵩焘(       
A.救亡思想的新旧杂陈B.政治变革思想呼之欲出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D.贯彻了民主法治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中学专斋初设经、史、政、艺四科,后只保留经学一门,并增设外文、理化、史地、艺体等。1905年首批毕业生分别被授予“贡生名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新式学堂已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B.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交织的转型期特征
C.该学堂的创办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D.学堂选官已经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如图为1940年《新华日报》漫画《晋冀察某区的民主普选妇女投票情形》。图中妇女三两结队来到投票箱前投票,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解放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
C.边区政府重视基层民主建设D.民众抗日救国热情不断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而积
D.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苏格拉底在为八位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将军辩护时说,真相应该是专业人员通过调查证据和知识还原当时的场景,再根据法律做出论断,而不是由多数人凭借其感性认识做出的选择。最终雅典还是通过投票将这八位将军处死。这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     
A.缺乏对群体决策的约束B.忽视公民素养的提高
C.有悖于民主法治的原则D.奉行公民至上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图1是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指德皇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后前往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悔罪”,最后得到赦免。图2是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的签订。这些史实(     
A.体现王权有限的时代特征B.说明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C.反映了等级君主制的建立D.表明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621年,广受赞誉的《忧郁的剖析》一书颂扬中国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行政官员,把它同英国落后的恩赐制作对照,以讽刺英国的政治现实,推动自己国家的政治改革。而到 18 世纪的时候, (英国)开始出现要求效法中国文官考试制度的主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B.工业革命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C.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共同特点D.科举制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
A.维护君主专制B.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
C.倡导信仰自由D.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
2021-05-10更新 | 2024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8. 约翰·乔恩在《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中写到:“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            ,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处应填入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B.自治市制度
C.个人所得税制度D.金本位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如下图是漫画1884年《俾斯麦主持柏林会议》,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宣布德国实现统一,成立德意志帝国
②会议达成“有效占领”的原则,实行的是“地图上的作业”
③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会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05-27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倡导建立民间资源养护队,一批18-25岁的白人青年和少数被谨慎隔离的黑人小组在政府的发动下植树造林、修筑道路、建造公园和修防洪堤。大家都住在劳动营中,每月能赚取30美元,其中25美元必须寄回家。这一举措(     
A.有效缓解了日趋严重的经济萧条
B.将职业救济与自然资源保护结合起来
C.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了军事动员
D.有效调和了美国日益严峻的种族冲突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史料二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

史料三   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

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

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

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

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

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

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意义的“棉花帝国”形成的历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2. 【古代到近代的城市变迁】

城市布局是展示社会发展的橱窗。农业社会的渐进和工业时代的到来,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无不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材料一


材料二有学者总结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多中心结构(如下图)。


开埠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在租界内部形成了外商聚居区,而在各租界交界处,则形成了商业贸易发达的工商业区。近代城市或利用水路、铁路等新型交通之便,或因外围地区土地价格低廉,在原有行政中心之外的区域开辟新区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使得城市内部产生了明显的区域分异,形成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区。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第一卷绪论和全国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汉长安城、南宋临安城城市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6年,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马丁造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的商务处,表示想在中国开辟市场,佟志广(中国驻美联络处商务秘书)坦诚地向对方表示,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为时尚早”。

197812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

1981年,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说:“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的方式解决。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可口可乐弧形瓶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脸谱。

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中国市场的贡献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

——摘编自《特别的见证:可口可乐与中国改革开放》等


提取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相关信息,说明它所见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并指出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社会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组合。如图1所示,我们将自治、法治与德治画在一个三维坐标图中。S坐标代表自治,L坐标代表法治,V坐标代表德治,三者构成社会治理的“三轴”。SOL是“自治×法治”,SOV是“自治×德治”,LOV是“法治×德治”。其余分布在空间中的组合就是“自治×法治×德治”,在不同社会治理中,自治、法治与德治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的自治水平高,有的法治水平高,等等。我们可以用“自治指数(SelfgovemanceIndex,SGI)法治指数”(RuleofLawIndex,RLI)“德治指数”(RuleofVirtueIndex,RVI)来刻画一个社会的治理水平。

——郁建兴、任杰《中国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根据材料,从中选择一种社会治理组合模式,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合理)
2023-08-26更新 | 277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齐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7
世界史
8
文化史(旧)
9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分封制单题
20.4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3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4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50.4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6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7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80.65百日维新单题
90.4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单题
100.4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110.4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单题
12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13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40.4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单题
150.65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单题
160.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伦理与教化单题
170.65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80.85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单题
190.65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单题
200.6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10.4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220.4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23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伟大的历史转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论述题
240.4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