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衡中同卷2024届高三1月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1-21 1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稻米粟米黍米合计
颗粒数1476813883224830899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279.79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2023-10-25更新 | 356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唐代中期,出现了许多临时性的“因事而设,事已则罢”的使职,如盐铁使、度支使等。安史之乱以后,使职进一步普遍化,三省六部以及诸寺监职事官系统普遍丧失职任,不任实际职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汉魏至隋代已有先例B.使职具有较大灵活性
C.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D.旧有行政体系的瓦解
2023-12-05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投壶活动,兴起于先秦,集礼仪、娱乐、体育于一体(如图1所示),在宋代盛行全国。司马光专门修改了投壶规则并强调了修改的初衷:“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谓正也;中正,道之根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注重道德教化手段的革新
C.国家文化体育政策开明D.政治理念在社会领域渗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乾隆四十四年,刑部议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若案件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则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一规定体现出,清代(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法律判决有随意性
C.定例具有最高权威D.司法实践律例并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学部的设立(     
A.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B.使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至此被废除
C.践行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
D.意在保持清王朝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山西农村的一位知识分子在民国三年的日记中写道:“起阅六月二十五日(8月16日)《申报》,欧洲之战,各国纷如,将波及于我国。虽云英、法、日本谋攻青岛,而中国必大受损伤,洋人互相攻击,生命财产必大损,天盖甚恶洋人之暴虐,使其相争以毙命也。……中国现无战事,村人亦不知洋人构衅,是以坐享太平抬搁行乐也。”据此可知(     
A.反帝爱国运动影响广泛B.近代报刊加速信息传播
C.作者认可西方物质文明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如图为192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在南门城上的合影以及日军从济南收缴的枪械留影。它们可用于研究(     
A.日本局部侵华的突发性B.列强对北洋军阀的操弄
C.国民政府北伐的局限性D.奉系张作霖已退守东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39 年12 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该决定意在(     
A.强调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作用B.凝聚共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C.践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原则D.传播文化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998年中国进行的第四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从推行“撤地建市”的市管县体制改革,发展到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许多地方已经实行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少数地方正在探索行政上的省直管县。这一改革(     
A.扩大了基层的自治权B.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C.优化了政府管理结构D.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者以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     
A.城邦至上的原则B.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
C.民众的尚武精神D.公民身份限制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     
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
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此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 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有助于佐证(     
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
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D.教会教权与世俗王权的结合
2023-12-02更新 | 15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B.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宪法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在表现形式上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尊重传统是英国政治的突出特点B.英国人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D.大陆法系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如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D.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寔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

命女红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蜱豆,尽二月止。

三月

可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隋志》“农家”:《四人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寔写。《旧唐志》同,《新唐志》做“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挂漏(挂漏: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

——摘编自《严可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一   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界定与其源头的“民族”“民族主义”本身密不可分,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独立、发展密不可分。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实现经济自主独立、增进国民福利的一种目标、一种战略。它应该视为一种动态结构,在不同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政策,这决定于民族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互动的结果。

——摘编自【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材料二   18世纪前后英国经济民族主义

国家(类型)英国(民族国家)
政策民族主义目标下的重商主义,重视财富、鼓励商业、尊重商人
民族主义目标下的自由主义,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据王洪亮《从国家利益分析到民族认同建构》


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材料一作者的核心观点,并结合18世纪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机械钟表通过商贸途径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机械钟表在明清时代主要局限于天学领域,清代钦天监则已多用机械钟表计时;装饰功能的“玩具”或许是清代机械钟表最常见的社会身份。明清钟表那些精致、复杂的自动显时功能是会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的。礼品则是明清时期钟表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用,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君臣间的贡献、赏赐,乃至亲友间的馈赠,机械钟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的 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

——摘编自任杰《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材料二   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至七十年代民用表的用户群开始迅速扩大,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在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黄舟子《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机械钟表从晚明到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并简析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英】西蒙·蒙蒂菲奥里《书信中的世界史》

材料二   热衷于英美“特殊关系”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希腊和罗马的关系来形容英美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观念,在二战前就有人提及。战后,在英国政治家的大力推动下,英国与美国的关系急剧升温。1946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指出:为了对付“暴政”,英联邦与帝国必须和美国“建立特殊的关系”。这是英美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1964年,美国担心英国工党政府会在希腊所做的那样,突然把在远东抵御共产主义传播的负担完全交给美国,甚至说:“在维护远东的和平方面,美国不想孤单一人,我们相信,英国依然能在那里发挥重要的作用。”19801月,卡特总统指出:“任何外来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都将视为对美利坚合众国根本利益的进攻。这种进攻将遭到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的回击。”对此,英国人该有何种感想呢?

——摘编自计秋风、冯梁《英国文化与外交》

(1)书信史料会留下重大的历史线索。探究材料一中书信体现出的历史线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4,5,6,10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政治史(旧)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2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30.4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40.4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单题
50.4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60.4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单题
70.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80.4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单题
9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1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单题
11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20.65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13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14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150.4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60.4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东汉的兴衰  两汉的文化
190.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三、论述题
180.4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