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4-01-22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选修(旧)、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3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公孙(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主要活动国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汉初墓葬一般比较节俭,当时的统治阶级都认为“以石为椁”是墓葬中的奢侈行为。汉武帝以后,帝王的厚葬现象开始十分突出,丧葬耗费尤为惊人,下层百姓也纷纷效仿,至于发屋卖业,厚葬之风愈演愈烈,“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引起厚葬之风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社会习俗的奢靡
C.统治者大力提倡D.选官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西晋时,任职高官者须中正二品及以上,县令以三、四品充任。中正品第每三年调整一次,降品则贬官。为了区分资质优异获品者与单凭家世获品者,晋宋之际,大臣范泰提议将二品分为“门地二品”与“二品才堪”。据此推知,晋宋之际(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B.门阀士族呈现没落迹象
C.儒生政治地位上升D.朝廷加强对官员的考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主要表明当时(     
A.国家财政入不敷出B.赋税制度亟需需改革
C.租庸调制正常运行D.人地矛盾逐渐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宋史·职官志》记载:“外官,则惩五代藩镇专恣,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B.保证地方财政上缴朝廷
C.分散知州权力形成制约D.防止地方武将专横跋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由此可知,“致良知”学说意在(     
A.提倡个性自由、思想解放B.格物致知以达圣贤之道
C.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D.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19年,中国派出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是北洋政府的陆征祥、顾维钩、施肇基、魏组宸以及广州军政府代表王正廷等;1945年,中国派出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代表是国民政府的宋子文、顾维钩、王宠惠以及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代表董必武等。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道路赢得西方尊重B.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C.中国人民对统一的高度认同D.团结合作是各党派的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到1981年3月, 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 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