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之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课堂例题
全国 高一 课堂例题 2023-08-22 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盟誓有鲁隐公元年鲁与宋的“宿之盟”、桓公十一年的“恶曹之盟”和文公二年的“垂陇之盟”等,而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臣与民之间的盟誓,数量庞大,如襄公十年郑国大夫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与国内诸大夫订立盟约。这反映出当时(     
A.诸侯国君权力巩固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政治权力不断下移D.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于葵丘会盟,周襄王派特使参加,送来王室祭肉并免其跪拜礼,但齐桓公坚持恭行跪拜。这反映了(     
A.宗法等级制度已彻底瓦解B.齐桓公以尊王来巩固霸业
C.齐桓公霸主地位尚未确立D.周天子共主地位依然稳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赏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权力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江河日下的周王室不得不依靠诸侯国解决日益频繁的叛乱,尽管此时周天子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但赏赐时却不惜重金;另一方面,诸侯国在周天子的赏赐之下扩大了领土,赢得了权力和威望,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这表明(       
A.赏赐制度维持了周天子的威望B.分封制度因赏赐制度得以维持
C.政治制度变革是必然趋势D.周王室与诸侯国互相依存
2023-08-17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常考核心考点考前30天第21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据《战国策·齐策五》载,战国时的诸侯宫廷中,“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秦始皇统一六国,集中了全国的乐舞,以致女乐倡优充盈宫室。据此可知当时(     
A.新兴地主财力雄厚B.宫廷贵族生活奢靡
C.艺人社会地位低下D.官方主导艺术创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公孙(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主要活动国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如表为某一时期战争概况。据此可知,当时
国君姓氏属性与战争的相关性
国君姓氏姬姓—姬姓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130(16.4%)331(42%)328(41.6%)
A.宗法关系不复存在B.血缘关系导致战争频繁爆发
C.礼制秩序走向瓦解D.姬姓王国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左传》载:公元前533年大臣詹桓伯说,西部岐山和山西一带的“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东部齐鲁之地的“蒲姑、商查,吾东土也”,南方的“巴、濮、楚、亚,吾南土也”,北部的“肃慎、燕、毫,吾北土也”。这说明(       
A.分封制扩大了疆域范围B.大一统思想观念源远流长
C.国家统一客观条件具备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稳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     
A.华夏认同观念促进了民族交融B.天下共主的局面促成国家统一
C.中央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D.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出土于河南和尚岭2号墓的春秋晚期楚国文物,其壶身既有楚地传说中的鸟头蛇身像,也有中原地区传说中龙的画像。据此可说明,当时(     
   
     嵌红铜画像壶
A.楚地冶炼技术比中原地区先进B.中原与楚地区域文化交融互鉴
C.楚地与中原地区绘画风格一致D.龙蛇已成为中华各族共同图腾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材料题:

史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

史料二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国史概要》


(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的原因。
(2)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也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是灾难性的战争。据史料一、二,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20.65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30.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40.4“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秦朝的建立过程单题
50.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单题
60.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单题
70.4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80.4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90.65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00.65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