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亭湖,一中,射阳,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江苏 高二 期末 2024-02-19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这反映了(     
A.儒家理政思想的弘扬B.原始民主制遗风的留存
C.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D.当时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云梦县睡虎地秦简》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在保存粮食方面的律令规定:仓房门扇不紧密,谷物能从里面漏出,成例均应罚缴一副铠甲;仓库出现老鼠洞,要按照鼠洞的数目进行惩罚,如有鼠洞三个以上应罚一盾。这表明秦律(     
A.条文过于细致繁复B.为后世粮食储备安全提供经验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过于严苛最终导致了政权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改变了旧有的赋税征收标准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使人民的税收负担大为减轻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王阳明认为,圣人不是生知,不是先知,亦不是无所不知。圣人虽也有才力大小的不同,但论其为圣,是不分知识和才力的。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由此推知,王阳明意在强调(     
A.圣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B.儒学家应为底层民众服务
C.知识对于成长的必要性D.发现内心良知的重要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防止日本进一步图谋台湾,清政府加强了守备,并于1885年正式宣布在台湾建省。这反映出(     
A.政府海疆防御意识提高B.传统的宗藩体系已经解体
C.中央政权开始经略台湾D.中国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说:“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为此,他(     
A.主张与国民党深化合作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批评党内的“左”倾错误D.强调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如图是1950年丁鱼创作的年画《女拖拉机手》,该作品(     
A.表明妇女已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
B.描绘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美好愿景
C.展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果
D.说明耕作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表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同时期宪法修正案的修正情况(部分)。这反映出(     
时间修正情况
1988年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993年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A.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B.所有制结构已发生重大改变
C.法治建设适应改革需求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如图中增加值的变化表明(     
A.小康社会全面建成B.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现代企业制度确立D.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4-01-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亭湖,一中,射阳,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图最适宜于探究(     
A.两河流域早期文明B.古代帝国扩张潜能
C.地中海时代的来临D.中古亚洲帝国扩张
2024-01-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亭湖,一中,射阳,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约规定,“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这些规定的出台,对欧洲近代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
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2022-01-09更新 | 329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867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扩充法案》,规定童工每周必须上学接受10小时教育,如违反规定,父母和雇主会被处以罚金。此外,还对工作时间、童工年龄、机械操作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定。这一法案的颁布(       

A.确保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旨在改变童工的悲惨处境
C.解决了英国的阶级矛盾D.适应了机器化生产的需求
2023-08-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美国高级文官大多是专业技能较高的精英,主要被安置在行政部门的高层政治和管理职位上。他们在联邦政府中主要被总统、内阁成员所依赖,根据其专长处理复杂行政事务,并在颁布的行政规章、条例和阐释政策方面极大凸显知识精英的身份。据此判断,美国高级文官制度(     
A.阻碍了平民进入政府任职B.在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博弈中发展
C.促进了政治与管理的结合D.为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B.看到欧洲推行福利政策阻力重重
C.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D.希望欧洲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如表中各学者对“冷战”的看法(     
学者观点
乔治.凯南冷战是苏联“非理性”挑战与美国“理性”应对的结果。
柯尔科冷战就是美国的大规模扩张和使用暴力
文安立冷战是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冷战是一种“国际体系”。
A.体现了欧洲中心论B.因视角不同而结论各异
C.全面地评价了冷战D.客观解释了冷战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代就有御史监郡的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府派御史常驻郡中,监郡御史直接受御史大夫的领导,是在地方工作的中央官。汉文帝时开创了刺史制度,刺史“居无常治”,他的工作方式就是巡行,在巡视中采察政情民情。同监郡御史相比,州部刺史的权力更大,可以对郡一级地方长官的行政能力进行赏罚,纠正冤狱。监郡御史是一个御史监一个郡,州部刺史是一个刺史监若干郡。郡守两千石,一方长官;刺史只是六百石的小官,故而“以卑临尊”。在整个权力结构中,刺史独立于地方利益之外,资历又相对较浅,正处于官僚生涯的上升期,因而勇于弹劾,敢于承担责任,保证刺史制的有效性。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   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晚期,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刺史掌握了地方行政权、领兵权,对所部郡县实行管理。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刺史制的特点,指出其与秦朝监郡御史的相同之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的西欧,教会法影响社会、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除了修道院内的神学法教育主渠道以外,神职人员的说教是最为广泛的神学法教育,神学法思想中的永恒法和自然法思想为人文主义法学派所汲取。而公开的法学问题争论和公共场所有关正义与自然法思想的辩论是最大范围的世俗普法教育。在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中,讲授的是古代罗马法,而讲授法律的方法是源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辩证法。这些法律大学建立在西欧城市兴盛基础之上,针对当时社会教学市民法、罗马法、教会法等。

——摘编自马渭源《论中西传统法律教育的差异性及其影响》

材料二 明代朱元璋颁布“圣谕六言”,通过乡约对圣谕的内容进行逐条细致解释,讲解与律令相关的内容及有关案例,提升圣谕讲解的深度;还颁布《教民榜文》,涉及治安、法律、赋税等多方内容,通过张挂晓谕、聚众讲读和木铎老人沿途宣讲等方式将榜文所体现的治理内容渗透给普通民众。朱元璋还首创申明亭,张贴朝廷律令、公示犯人犯罪行为,为民众所知晓。此外,明清私家律学广受瞩目,或旁引标注、或图表释注,提升了律令受众度。

——摘编自乔石《明清时期法律宣教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法律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法律宣教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冲破了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把晚明中国带进了“全球化”贸易的新潮流。15世纪末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占领印度西海岸的贸易重镇果阿,随后又占领了马六甲和香料群岛。1557年后又以“租借”的手段使澳门成为一个贸易基地。这样葡萄牙以澳门为中心进行转口贸易,把中国市场卷入“全球化”贸易的网络中,使中国经济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新格局。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随之而来的西班牙人把运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运往墨西哥。随着“马尼拉大帆船”的蓬勃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丝与丝织品以及棉布,主要来自太湖周边的长江三角洲,这种外向型经济,必然带动这一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海外市场刺激了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引入中国,丰富了食物种类,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马铃薯提高了欧洲抗饥荒能力,加速了欧洲人口的增长。1500年前后,亚欧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前后,达到7.2亿;1800年前后,已经突破9亿。

——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6世纪世界贸易的特征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15、16世纪以来世界物种交流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发展的部分

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印有镰刀、锤子、五角星等图案。其中,壹元和贰角面值的货币上还绘有列宁头像。
1937年,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边区不印发货币,市面上通用法币。1938年,边区政府以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印发“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1941年,边区政府决定独立发行自己的货币。
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开始发行面值拾元到壹万元不等的第一套人民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陆续完成对新疆和西藏货币的收兑。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元,最小为1分,绘有纺织工人,拖拉机手,钢铁工人等劳动者图案。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0元,最小为1角。

——摘编自戴志强、沈逸林《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等


根据材料中货币发展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中国古代史
2,3,4,5
3
中国近现代史
6,7,8,9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20.65秦朝的暴政及法制建设单题
3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40.65经济重心南移(宋元)单题
50.4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60.8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70.4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80.4土地改革单题
9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0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11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12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150.65“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160.65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18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90.4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三、论述题
20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