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备课综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测试题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2-09-16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亨利六世创办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
A.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B.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
C.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D.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021-02-02更新 | 1811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法国革命政府及此后的帝国政府都毫不妥协地强推“法语化”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022-01-29更新 | 3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2021-12-25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这表明当时法国
A.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B.国王权力不断加强
C.与英国关系日益紧张D.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 ,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0-06-14更新 | 1279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C.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D.打破了基督教对西欧的信仰主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约规定,“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这些规定的出台,对欧洲近代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
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2022-01-09更新 | 329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2020-09-22更新 | 104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B)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一幅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下列有关这次国际会议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体现了欧洲各大国间利益的协调B.以维持欧洲均势为重要特征之一
C.此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逐渐建立D.开创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反映了
A.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2021-09-06更新 | 91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课时同步精练巧练(选择性必修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表是二战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声明、宣言、公约等。这反映出(     
1941819452194561946719517
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联合国宪章》《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
B.反对殖民主义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
C.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的努力
D.保护难民和维护健康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非战公约》
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家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2020-07-22更新 | 400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958年起,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海洋法会议,对保护海洋资源问题进行多次协商;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是一个多学科的国际性计划;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988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专门研究温室效应问题。这主要反映:
A.联合国对保护自然有长期的规划B.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C.全球化加强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明显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该报告
A.对当时世界形势作出了错误猜测
B.指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和平存在较大隐患
C.理性分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认为美苏争霸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西、葡、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他们为大规模的航海提供了物质的可能。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与民族主义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9世纪中期之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起成为世界三大思想潮流。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材料二 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认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德国纳粹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实施的反人类、反文明的罪恶行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
2019-01-30更新 | 113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海南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2,3,4,7,8,9,10,12
2
文化史(旧)
3
选修(旧)
4
政治史(旧)
5
世界史
6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单题
20.65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单题
3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40.65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单题
50.4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单题
60.65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7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8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9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0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1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单题
120.65维护和平的尝试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单题
130.4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单题
140.65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50.65民族主义
160.65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