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10-29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说明
A.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B.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C.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D.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2022-01-21更新 | 1010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6月供题(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 ,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0-06-14更新 | 1279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
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
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非战公约》
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家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2020-07-22更新 | 400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提出:“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这一宣言(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利于维护新兴国家独立地位D.消除了大国霸权主义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A.适应了国际局势的变动B.强化了美苏军事集团的对峙
C.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改变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06 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相继举办。这表明中国
A.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B.外交原则随国际形势不断调整
C.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始终坚持多边外交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
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88到1992年间,我国结束了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状态,实现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发展了与日本、印度等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或建立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韩国等国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外交的丰硕成果
A.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发展B.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D.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2020-11-12更新 | 573次组卷 | 23卷引用:湘赣皖长郡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2021-08-23更新 | 146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但历来国内银矿开采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而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使外国大量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这一现象
A.使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B.反映出中国贸易逆差扩大
C.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加大了中国经济的风险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D.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A.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2019-05-22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早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曾提出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一金融一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由此可知,该设想
A.表明美国在该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B.反映了世贸组织是该经济体系的核心
C.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D.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2020-07-28更新 | 883次组卷 | 38卷引用: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2017-201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建立了新的国家预算体系B.增强了地方积极性与自治性
C.解决了安史之乱遗留问题D.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现象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B.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D.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明朝曾严禁金银在市场流通,不过民间私下使用金银的情况始终未断绝。后来市场上逐渐有充足的白银来充当流通货币,1581年,“一条鞭法”正式确立以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的新货币体系,“大明宝钞”退出实际流通。明朝后期货币制度的调整
A.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B.增强了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
C.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利于营造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如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从1941年起,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后又将征购改为征借,不付现金,到1945年6月,全国征收的谷麦折合法币约为1700亿元,评价上述举措,主要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减轻农民的负担
B.发展民族工商业
C.稳定持久抗战大局
D.遏制日寇经济掠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1985年,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中进口税率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税目。此次关税改革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积极准备D.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
2020-06-20更新 | 108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2020-06-10更新 | 6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据上表可以推知
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2020-02-02更新 | 1397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据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据《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020-10-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延续与表现,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总结教训——再失败——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微。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简要说明对这一演变过程的历史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世界史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政治史(旧)
6
中国近现代史
7
中国古代史
8
经济史(旧)
9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王权的加强单题
20.4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单题
3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40.65维护和平的尝试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单题
50.65万隆会议  万隆亚非会议单题
60.65不结盟运动单题
70.65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单题
80.65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单题
90.65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单题
100.65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最优选择题
110.65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12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单题
13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单题
140.65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单题
150.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单题
16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170.4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18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190.65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200.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210.6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单题
22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230.4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240.65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单题
250.65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民族主义
280.65宋元的商业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三、论述题
27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