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秋人教版高中历史指导必修三复习:模块综合测评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19-08-21 2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选修(旧)、世界史

一、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 争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
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
世界大战
30多个
400万平方公里
15亿
飞机、坦克、潜艇等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
世界大战
61个
2200万平方公里
17亿
原子弹等
9000多万
40000亿美元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英、美之间是盟友,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彼此间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分歧。在战略上,有“先欧后亚”与“先亚后欧”之争,即同盟国是集中力量,先击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呢,还是先击败东方的日本法西斯?丘吉尔是“先欧后亚”的主张者,而蒋介石则是”先亚后欧”的主张者。双方都把美国作为游说对象,争取美国能站到自己一方来。
——摘自《蒋介石日记解读:宋美龄与丘吉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设计说服美国“先亚后欧”的理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英美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中“先欧后亚”战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最使美国担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
2019-01-30更新 | 113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海南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恐怖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对反革命分子采取的恐怖政策。国际恐怖主义历经了18世纪末的萌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爆发时期、上世纪90年代的泛滥时期。在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极端宗教恐怖主义组织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逐渐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基本类型。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催生了曾经沸沸扬扬的“反国际恐怖主义世界大同盟”。这个同盟一度被称为后冷战世界“真正的”新格局。但是在多年的“反恐战争”中,国际恐怖主义的枪炮声仍不绝于耳,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各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利益上的不同,对国际恐怖主义内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国际社会在开展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有的分歧仍然很难调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摘编自李金荣《关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如何应对国际恐怖主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选修(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材料分析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选修(旧)
1,2,3,4,5,6
2
世界史
2,3,5,6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材料分析题
10.65海湾战争  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65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0.4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40.65美苏争霸
50.65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60.65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