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4-01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今7000年左右,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聚落距今8000年,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最大房址占据聚落中心。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距房屋组,每组代表一个亲属组织。两者布局的不同反映了(     
A.自然环境造成定居方式的差异B.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形态的多元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的分化D.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变化
2024-03-31更新 | 29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时期,虞国和芮国因为边界纠纷而派使臣请周文王仲裁。等使臣到了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说完匆忙回国并互相让出了曾经争夺的土地。当时作者这样描述旨在
A.褒扬周文王的德行B.揭示儒家的政治理想
C.警示后世的统治者D.美化先秦的治国模式
2022-03-05更新 | 86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唐朝前期颁行《五经正义》,儒家经义统一。唐朝中叶,出现各种儒学“专门之学”,摆脱章句训诂传统,走向义理解经之路。这一变化说明儒学(     
A.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B.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
C.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D.关注个体内在精神的修养
2024-03-07更新 | 41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在王守仁看来,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先验的“良知”,要把心中固有的“良知”施诸行事,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为善去恶。该思想意在(     
A.重建儒学价值体系B.维护封建伦理秩序
C.巩固儒学主导地位D.致良知以达圣贤之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朝时期,每年七月十五既是“祭祀祖先、济拔先亡”的秋尝节,又是“朝拜上清、消灾祈福”的中元节,还是“目连行孝、取桃腊佛”的盂兰盆节,当天僧尼道俗同日而节,倾城巡寺随喜。民众心中带着敬天法祖的意愿,或去道观焚香祭拜孤魂野鬼,或去寺院施盂兰盆供。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三教合一的思想兴起B.社会信仰的多元化内涵
C.佛教世俗化趋势明显D.异域文化与本土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黄宗羲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A.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B.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D.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2024-01-15更新 | 4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图推行波斯的跪拜礼。有人认为,“用过分的礼拜把一个凡人捧上天,这就等于用做人的方法去敬神,从而把神贬为凡人,使神受到不应有的污辱”,这一观点得到大部分希腊人支持。这反映了(     
A.帝国统治方式的分歧B.文化交融中存在冲突
C.人神之间关系的演变D.文明交流途径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如图是《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对该图内容解读最合理的是(     
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有木构建筑
约公元前5000年墨西哥地区,开始种植玉米,人类定居生活
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
公元前2000年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
A.中国最早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B.历史地理条件造就不同文明成果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D.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图片。据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图一: 印欧人的早期迁移路线                                   图二:新航路开辟前欧亚主要商路

三:蒙古西征后的东西方交往
A.文化交流方式多样B.民族迁徙与文化认同
C.人类文明多元并存D.分散孤立到整体世界
2023-05-18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51年,英国学者玛格丽·佩勒姆宣称:“非洲没有书面语言,因而也不存在历史”。1963年,牛津大学教授特雷沃尔·罗珀也曾断言:“可能在将来会有非洲历史可以讲授,但目前还没有,只有在非洲的欧洲人的历史,其余是一团漆黑……而黑暗不是历史的题材。”上述言论(       
A.推动了非洲历史观的非殖民化B.客观呈现了非洲的文明轨迹
C.意在维系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D.本质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据统计,1990年全球国际移民数量为1.53亿,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增至2.72亿。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发达国家对劳动力需求增加B.国际经济中心转移趋势明显
C.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D.两极格局结束难民问题加剧
2023-08-01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023-05-15更新 | 244次组卷 | 49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届高三三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