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河南 高三 二模 2024-04-06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商朝和西周的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用玉石、石头、骨头等材料制成的仿制贝。这些仿制贝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作装饰品,如玉贝、骨贝等,绝大部分被用作货贝的替代品。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
C.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D.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代统治者制定了“舍匿之法”。《汉书》中“亡之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论皆有法”的记载表明,“舍匿之法”已从原本的处罚逃亡者本人发展到处罚藏匿逃亡者之人,以致汉代诸王侯中,不乏因“藏匿亡命”而被削爵下狱者。制定“舍匿之法”意在(     
A.消除诸侯王国的离心倾向B.改变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C.维护汉朝的专制统治基础D.削弱王国势力以维护统治
2024-04-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北宋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若放在同一政治文化的框架之内,不同学派之间也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中的可取之处。这一现象(     
A.受益于大一统的文化格局
B.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兼容特征
C.说明儒学思想体系较混乱
D.表明经世致用思潮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帝在福建督抚请示台湾应不应该开荒的奏折中批示:“台湾地方多开田地,多聚人民,不过目前之计而已,将来福建无穷之害俱从此生。尔等会同细商,毋得轻率。”这一批示(     
A.体现了康熙对开发台湾的重视B.说明台湾经济开发的困难较大
C.证明康熙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D.折射出治台政策的消极和保守
2024-04-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1868年3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受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委托,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美国政府赠送给《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1795-1873)一幅华盛顿的肖像,并盛赞徐继畲是一位“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家”。材料所述事件(     
A.折射出先进中国人思想发生变化B.是美国政府重视对华外交的反映
C.说明清朝科技水平得到美国肯定D.体现了洋务运动留学政策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下图反映了1868年、1888年等年份中国棉花出口总量变化概况。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中国农业结构的优化B.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表明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D.适应了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4-05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谁要是敢于违反这个方向,他就一定达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头的。”材料可用于说明(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旧势力阻挠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支持
2024-04-1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128.3%,平均每年递增18%,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210%,平均每年递增25.4%,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平均每年递增12.9%,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年的成就。取得这一成果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
C.苏联大力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D.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
2024-04-2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伯里克利的政敌将修建大型公共建筑视为伯里克利个人意志的体现,抨击伯里克利挥霍无度,于是伯里克利便称愿意自掏腰包修建公共建筑,但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民众闻之,立即表示伯里克利可以随意从国库中取钱修建公共建筑,不用吝啬钱财。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A.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注重公民群体内部的平等
C.维护公民的最终决策权D.防止精英人物操纵行政权
2024-04-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有学者说:若用图示形式表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关系,则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仅局限于社会知识分子阶层B.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持
C.促进了欧洲理性思想的传播D.传输意识形态呈现出单向性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处于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之中;以追求高深、普遍学问的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疏远;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阶段,而且需要以家庭为媒介发生作用。这一观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工业革命阻碍了教育的深入发展B.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提升
C.政府教育政策不符合社会的需要D.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2024-04-06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2017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税改法案。根据此法案,美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下调至21%,不但低于同时期欧盟国家22.1%的标准税率,而且也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24.8%的平均税率;海外企业利润汇回税率也从35%下降到15.5%。这一法案(     
A.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B.刺激了企业扩大投资的欲望
C.是美国支持自由贸易的体现D.是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反映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国家分权理论最早来源于李尔本的“分权构想”。英国革命中的左翼民主力量、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自耕农的政治代表、平等派思想家李尔本在1649年出版了《人民公约》,提出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反对行政粗暴干预司法工作的主张。1651年,霍布斯发表《利维坦》,他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方面来论证国家来自“人授”而反对“神授”。人们把“自然权利”转让出去。授予契约的君主集国家权力、教会权力于一体,不可限制和分割,人民只能服从君主,不得反抗,约翰·洛克在总结李尔本分权论和霍布斯集权论的利弊之后,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两权分立学说。洛克认为:在政府中,“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是神圣的、不可变更的;任何人的任何命令,“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的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握有国家的实力”的执行者,不得阻碍议会集会和行使职权,只能忠实地执行国会所表达的民主意志。孟德斯鸠正是在对洛克理论和英国政治制度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学说,该学说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政治原则。

——摘编自苏艾平《启蒙运动在英国最早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   启蒙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而启蒙的途径又只能是自由,即人可以在一切事情上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因此,无论是从价值论还是从工具论的意义上看,启蒙都是要紧紧地抓住人的自由这一根柢的。然而,当启蒙传播到中国的时候,它却逐渐偏离了本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因为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启蒙也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国家意识和个体意识,个人要为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服务,所以中国的启蒙事业就本末倒置,迷失了方向,具有急功近利和工具主义的特征。正是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启蒙在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坎坷命运。

——摘编自胡应泉《启蒙的困境——启蒙在近代中国的命运简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与制衡”学说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传播到中国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异”的内涵及原因。
2024-04-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封建社会的国体是地主阶级专政,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体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其对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何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选择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专制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发展与史实须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4-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民国建立至1935年,国内一些仁人志士以及广西地方当局也曾试图修筑铁路。他们于1914年倡议兴建钦渝铁路,欲使云南、四川和广西拥有自己的出海口;于1916年至1922年筹建株钦铁路;于1919年倡议兴建渝柳铁路;于1928年,成立邕钦铁路筹备会,欲修建南宁至钦州铁路线。1933年,李宗仁提议建筑从广三铁路河口站或三水站至广西贺县或苍梧的铁路……1935年以前,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筹建提过的方案和勘测过的铁路线还有很多,但均因政局动荡或经费不足而作罢。广西解放前夕,湘桂、黔桂两干线能通车的路段合计只有5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铁路获得了新生,并有了较快发展。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国防、支援越南、发展国际联运、扩大广西首府南宁与外地的联系,决定兴修湘桂铁路的来宾至镇南关段,这样,广西修筑贯通南北铁路的设想终于实现了。为打破美国对华南沿海特别是对台湾海峡的经济和军事封锁,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黎湛铁路。黎湛铁路是南方出海的一条通道,又是南海和海南岛地区联系华南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对巩固国防、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吸引区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均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姬延钊《广西铁路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至1935年,广西铁路修筑“作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广西铁路建设的特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文化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5,6,7,8,13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世界史
6
经济史(旧)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20.65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3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陆、王心学单题
40.4疆域的奠定 单题
50.4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单题
6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7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80.65一五计划单题
90.65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题
100.4启蒙运动单题
11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20.4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启蒙运动
150.65水陆交通的变迁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三、论述题
140.4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