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河北专用)
河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14 1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木乃伊面具是古埃及文化特色之一,法老时代的古埃及木乃伊面具庄严神秘(如图1)。公元2世纪的埃及木乃伊面具却变得栩栩如生(如图2),寄托的是古罗马人的永生观。对这种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图1                                   图2

A.上古地中海地区存在区域文明交流B.东罗马帝国保存了东西方古典文化
C.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D.欧洲古典文化来源于古埃及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早期服饰样式与楚、秦习俗密切,而汉武帝之后的日常服饰深受齐、鲁地区服饰影响,士兵的甲胄样式带有燕国、代国地区的特色。这表明西汉(       
A.尊崇儒术浸润到社会生活B.服饰文化带有浓厚时代性
C.抗击匈奴的斗争比较突出D.大一统局面促成华夏认同
2024-03-28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宋理学家们在反思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变法道路后,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乃至编写话本、戏剧、评书,宣传儒家的忠孝节义。此举体现了南宋理学家们希望(       
A.自下而上完善社会治理方式B.推动理学向大众化发展
C.秉持纲常教化代替激进变法D.与王安石争夺君主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茶马贸易由来已久,唐以前中原王朝用绢帛向西北少数民族易马,唐以后逐渐形成以茶易马,至宋则出现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茶马司等机构。明朝茶马贸易制度达到顶峰,明朝中期甚至因“马之用,急于三边(明西北边境),而川马远不可至”,暂停了兴盛的川藏地区间茶马贸易,以保证甘肃河州的茶马贸易开展。由此可知明代茶马贸易(       
A.丰富了国家边疆治理的手段B.开发出草原丝绸之路新通道
C.促进了中外文明的双向交流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清朝前期,长江流域出现了两大工商业中心:苏州和汉口。苏州有芜湖、扬州、南京、杭州等城市与之竞争,而西部却存在汉口一家独大局面,出现“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局面。这表明清代汉口(       
A.城市工商业全国领先B.战略地位优于苏州
C.有独特区位商业优势D.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实业家张謇上奏清政府,提出中国应继续加强建设军队和军工之外,还必须“速讲商务,讲求工政。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这反映了张之洞的核心主张是(       
A.自强求富B.推行新政C.编练新军D.实业救国
2024-03-28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14年,《中国学会报》发文称:“革命乃吾中国最寻常之事。革一朝之命可也,奈之何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亦革之乎?今也教化革命,纪纲革命,道揆革命,法守革命,礼俗革命,人心革命,国魂革命……如大火焚室,空空无依”。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革命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基本失败
C.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必然D.帝制复辟危险加剧
2024-03-28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39年12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召开作战会议,特别强调“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该会议从侧面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华北地区成为抗战主战场
C.敌后战场受到日军巨大破坏D.全面抗战方针的成就卓著
2024-03-28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对外交工作指示,“区别不同国家的标准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前几年我们说‘先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现在经过初步整理,房子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因此可以请一些客人来”。这项外交方针的调整主要基于(       
A.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B.世界政治版图发生了积极变化
C.美苏“冷战”波及到亚太地区D.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的一些企业、工厂搬迁至新疆,短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批技术骨干;20世纪90年代以来,19个省市先后开展了“对口援疆”工作。新疆的经济总量也从1952年的7.9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77万亿元。新疆的发展成就(     
A.表明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B.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
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
2023-11-05更新 | 96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世纪法国城市织匠行会规定:成员必须接受严格约束及会长的领导;每个成员可在家拥有三台织机,不得在家外设置织机;布匹至少有7迦尔特(长度单位)宽;行会有裁判权,对违者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这反映出行会(     
A.行使行业管理职责B.破坏成员的生产和经营
C.掌握王国的司法权D.成员平等参与行业自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建于1600年,是一家由100多个持股人组成的股份公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特权甚至为了利益发动战争的权利。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
A.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垄断组织
B.对外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C.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D.由政府主导建立但由商人自主经营
2022-04-04更新 | 649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A.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阅读下图,导致图中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科学技术新发展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D.社会运动的推动
2024-03-05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暨东北三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至唐宋时期,梵文佛经逐渐被大规模翻译成中文。译经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汉语词汇,也使儒学向更深层次发展。明末清初,罗马天主教廷派遣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翻译的书籍包括一些西方科技类著作,如徐光启与传教士合译的《几何原本》等书,其中的《泰西水法》,对中国农田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人们大量翻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艺术文献。同时“中译外”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四大名著的英文版陆续出版,莫言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市政府在全国率先统一公示语的外文翻译。

——据黄友义《40年见证两轮翻译高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至唐宋时期”与“明末清初”的翻译有何区别,并指出这两次翻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翻译事业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请证明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07年德国建立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起,截至目前德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涵盖主要行业与产业的标准起草组织。一战后,德国相继出台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企业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并适时进行修订。德国著名的伍尔特集团,自1945年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生产“螺丝”这一单一产品,其产品在很多领域是不可替代的。德国鼓励技术工人移民,在德国工作的技术“工匠”,享受永久居留权。德国“工匠”培育的最主要渠道是职业教育,有近80%的年轻人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且职业教育几乎覆盖所有职业。德国工匠勤奋、严谨、有序、热情的工作态度无不体现着宗教追求,充满着理性精神的德国哲学,渗透着德意志民族内向、深沉和善于思辨的民族品格。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德国在机械、钢铁、电气、化工等领域打下深厚根基,“德国制造”声名显赫。

——摘编自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9.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人物,自拟论题,根据所选人物的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文化交流与传播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中国近现代史
7
政治史(旧)
8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2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30.65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40.65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单题
5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60.6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70.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8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90.4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单题
100.65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题
110.65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120.65中世纪城市自治单题
130.4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单题
140.8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50.65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70.15儒学的复兴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180.65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三、论述题
190.4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