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山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17-07-19 9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共有40万人,能参加公民大会的约3万人。……经常到会的6000人左右。这表明雅典
A.真正能享受民主的人少B.保证了公民真正的民主权利
C.创设了完善的民主制度D.国家政府机构行政效率相当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图是1989年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2016-11-21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016-11-27更新 | 61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的成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政治旧秩序已被新秩序取代
C.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称霸世界
D.美国完全失去了大国地位
2013-03-04更新 | 4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8.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
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
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D.独立自主
2013-03-04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耕作工具——耧车。它反映了当时
A.注重精耕细作B.开始使用铁器
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2013-03-04更新 | 4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016-11-27更新 | 35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这首诗反映的是
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农民生活富裕
D.宋代小农经济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2. 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生产关系B.封建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8.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
A.马歇尔计划B.布什计划C.里根计划D.罗斯福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混合经济B.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手工业合作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合作化
D.教育现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2.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中国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中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D.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2022-07-07更新 | 8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4. 小明同学计划今年暑假去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A.日元B.欧元
C.法郎D.马克
2016-11-21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即使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辛亥革命开辟的民主政治潮流仍在滚滚前行,被革命唤醒与鼓舞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仍在社会上张扬,作为民主政治标志的议会、宪法、责任内阁在继续运行与发挥作用,政党政治活动更是蓬勃发展。
——摘编自经盛鸿《辛亥革命带来民主新气象》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民主政治方面带来了哪些“民主新气象”。[来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016-11-21更新 | 6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名校
27.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7是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表
类 型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5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并概括其在生产方面的作用。
(4)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2013-03-04更新 | 5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3,4,5,7,8,24,26
2
世界史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宰相制度的废除单题
20.8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30.8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40.65《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单题
50.85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单题
60.85“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单题
70.85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单题
80.6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单题
90.85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题
100.85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110.85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单题
120.64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130.9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40.94荷兰的殖民扩张单题
150.8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16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70.8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180.64罗斯福新政单题
190.85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单题
200.6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210.85“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单题
22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30.8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240.94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25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70.6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80.4两次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