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等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19-10-25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B.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D.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三国时期,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由此可知,该制度在当时
A.按门第选拔人才,得到士族的拥护
B.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的基础
C.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
D.使学而优则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A.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
D.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具有表征社会身份的功能。宋代文人画的主要收藏者不仅有官僚士大夫,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民。这种情况反映了宋代
A.绘画艺术逐渐走向通俗化
B.富民已经跻身士大夫阶层
C.文人士大夫阶层发展壮大
D.经济发展促使社会阶层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明朝中后期,江浙等地的僧人大多能诗,士大夫倡和禅说,蔚然成风。僧人若不会写诗, 就会被人视为“不清”;而士大夫若不与僧人交游,同样也会被人视为“不雅”。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
B.市民阶层兴起推动佛教世俗化
C.援佛入儒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科举取士提高了社会文化素质
2019-10-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等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李贽说,宇宙间有阴阳二气,男女二命,无法统一于“理”或者“太极”。他进一步反问,一统宇宙的“理”或者“太极”存在于哪里呢?指向的事物真实存在吗?由此可知李贽
A.极力反对道家学派太极之说
B.主张高度强化儒家纲常伦理
C.从哲学的高度否定宋明理学
D.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世界历史》记载的雅典前期的公民划分:第一等级占田8公顷左右,拥有奴隶25〜30人;第二等级占田5公顷左右,拥有奴隶15〜18人;第三等级占田3公顷左右,拥有奴隶3〜5人;第四等级占田数亩或者无田,拥有奴隶1人或者没有奴隶。这表明
A.公民是雅典城邦的基础
B.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
C.公民土地要求得到满足
D.参政公民范围逐渐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帕尔默指出“罗马帝国境内不同地区人之间的习俗会相互抵触,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会产生纠纷,此时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因此,罗马法形成一个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法则。”这表明,罗马法
A.颠覆原有的习惯法
B.强调法官的权威
C.力图缓和阶级矛盾
D.彰显正义和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近代法国哲学家勒内简 卡尔的名言是“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二者反映 的相同理念是
A.反对宗教愚昧
B.提倡理性至上
C.弘扬民主法治
D.主张思想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中世纪某艺术家“开始关注现实的生活和自然,并在作品中表达它们,新人的形象在他的壁画中站立起来,而艺术中禁欲主义的浓眉大眼和蜡黄消瘦的面庞、夸大了比例不准确的人物形体,在他的作品中被革了命”。据此推断,该画家生活在
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意大利学者契纳在《中国、意大利和文艺复兴》一书中指出:“惟有中国艺术,才可以被视为意大利14世纪艺术的最新表现形式之源。“这反映出
A.中意文化交流利于文艺复兴
B.人文主义精神源于中国
C.文艺复兴理论基础早已出现
D.中意艺术之间相互借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说:“谁的自然权利遭到侵犯,谁就有报复、惩罚与反抗的权利。” 这说明洛克主张
A.公民权利不可侵犯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D.暴力革命天然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世纪初,清政府发现新式学堂里“学子合群,辄腾异说,相濡相染,流弊难防”,哀 叹“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于是不断采取“整顿”措施。这说明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
A.导致民主革命潮流风起云涌
B.引发了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C.促使民权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D.削弱了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下表是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时间平均每年罢工次数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13.3次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1919年5月22.2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工人阶级强烈反抗
D.无产阶级成长为民主革命转型创造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
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
B.革命时机没有成熟
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
D.革命基础尚需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据统计,1840年至1898年,提出变局论的有识之土约80人。从发表变局言论的时间来看,19世纪40年代有3人,1860-1882年有28人,1884-1898年有49人。这反映了
A.民族自省的变革意识日益凸显
B.民族自强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C.民族自尊的文化认同趋向强烈
D.民族觉醒的国家观念逐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