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西藏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0-09 2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要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鲁国
A.封建治理体制确立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
C.宗法制度逐渐解体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
2020-07-17更新 | 6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
A.军机处处在皇权严格控制下
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
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
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
C.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缓慢D.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
2020-06-19更新 | 76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此表为1872年—1880年中国棉纱进口量统计表:(单位:千担)
时间1872年1874年1876年1878年1880年
进口量5069113108152

这一状况
A.表明中国市场以被列强控制
B.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C.说明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D.遏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针对某次会议有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正式承认“市场经济”……这是第一次。经过14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终于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取代计划经济而占据主导地位,该报道评价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古代罗马人认为谁遵守法律,其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反之,便会遭致不幸。同时,罗马法中的拉丁语词“ius”一词包含着个人正当利益、正义的含义。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践行近代权利理念B.推崇契约精神
C.出现早期启蒙思想D.崇尚共和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有学者指出,被认为近代落后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在开发上落后而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在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遭遇了低开发。也就是说,这些地区被强制性地让自己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形式。据此可知,近代欧洲殖民者
A.对外输出本国落后的生产方式B.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社会发展
C.在落后地区强制推行资本主义D.将亚非拉纳入本国经济发展轨道
2020-06-19更新 | 103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A.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B.使欧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D.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020-08-27更新 | 287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小说《悲惨世界》主要以19世纪头30年的法国为故事背景,主人公冉·阿让本是生性善良的劳动者,“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压迫”使他“逐渐成了猛兽”,后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据此可知,《悲惨世界》
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D.否定了改造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放缓B.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的形成D.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三   1949年9月,《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民族关系列为第六大关系,又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出:“为了胜利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一定要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各民族团结。”2009年,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还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等日益深厚牢固。”

——摘编自肖锐《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的主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政策的主线,并说明围绕这一主线新中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请论证材料中关于欧洲扩张或其推动力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些民变席卷全国各地各民族,触及了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具有杂多的名色。就其内容而分,民变大体可以概括为十类:(一)抗捐抗税。(二)抢米风潮(三)为求食有盐而导致的城乡骚乱。(四)会党、农民起义。(五)罢工斗争。(六)兵变(七)学潮。(八)反对教会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九)反对“新政”。(十)其他反对压迫的斗争……晚清最后十年的民变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参加者包括除官之外的农民、工人商人、学生、“盐枭”等城乡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由城乡社会游移出来的会党。他们没有统一的口号、目标和组织,但他们以动乱的方式加速了应该淘汰的东西被淘汰,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的世相和众生相。

材料二 晚清最后十年,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二者既不可替代,又彼此渗造、相互影响。不少民变曾借助革命的旗号大造声势,革命亦利用民变求自身的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末民变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变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材料   19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感席卷美国,并向世界各地蔓延,与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相互影响,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死亡。借战争的主导作用,成千上万的军舰、商船,列车,运载着军队、物质资源和致命的病毒,在各大洲各大洋.上穿梭;庞大的战争机器让各个国家的生产围绕战时军需品而进行,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带来城市卫生条件糟糕、管理混乱等问题。每个参战国家都将战争放在首位,忽视疾病宣传,如《伦敦时报》认为流感是德国人的阴谋,是因为营养不良、厌战情绪。战争期间,印度等殖民地也被卷入战争,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物资匮乏与流感交织在一起,使平民死亡率大大增加。流感病人带走了远征军中成千上万的健康的士兵,使火车、战地医院拥挤不堪,流感病人消耗着军队的各种资源。很多城市如德国法兰克福频临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人们要和平、面包、自由。

——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和第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在一战期间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流感”对一战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材料   孙家栋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个关键节点,背后都有他的身影。1951年,孙家栋被派往苏联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正值“两弹一星”事业启动,孙家栋潜心中国导弹事业9年。1967年,中央决定要建造中国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38岁的孙家栋毅然领命,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此后42年间,他不怕挫折与失败,共造卫星34颗,约占当时中国所造卫星的1/3。1990年,孙家栋化身商务人士,带队前往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1999年,70岁的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此时,他本可以功成身退,然而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孙家栋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历时三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2019年国庆前夕,国家领导人签署命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

——摘编自任腾飞《孙家栋: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3,7,8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6
文化史(旧)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20.65科举制单题
30.6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40.65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5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6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70.65古希腊城邦单题
80.4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90.65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00.65三角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单题
110.65浪漫主义文学单题
120.6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0.4民族危机的加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60.6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70.65其他人物
三、论述题
140.4哥白尼和伽利略  牛顿的经典力学  “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气革命  近代科学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