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非凡吉创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0-20 26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周初,武王把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尚父周公等分封在王畿四周及戎夷附近的边境地区,让他们在封国内建军守土,让这些封国的军队抵御异族的侵扰。从边境到镐京王畿之间,四周封国数百,形成多重封国屏障。这表明西周实施分封制是
A.奖赏开国功臣的客观要求B.藩屏王室的政治需要
C.效法殷商分而治之的必然D.社会生产状况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某学者指出,孔子对政治的基本定义是“政者,正也”,其道德要求主要是针对执政者或准备从政者提出的,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示教垂范,反对“不教而杀”的虐民暴政。这揭示出孔子
A.追求理想的政治模式B.首先提出了民本思想
C.致力于维护贵族政治D.专注于培养贵族子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汉武帝颁布的“告缗令”中规定:“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抗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这一规定旨在
A.消灭奴隶制度残余B.打击豪强地主
C.打击富商大贾势力D.缓和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
A.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0-09-15更新 | 1026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唐宋时期按户等高下有差别地征派赋税徭役。资料显示,一、二等的上户即地主阶层最少,他们占有的土地总量与中下层农户占有的土地总量大致持平。这一状况说明唐宋时期
A.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基础B.土地兼并受到政府的抑制
C.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减缓D.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较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有学者认为,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包括遵守国家法令的教育内容等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这里所说的“理学的功劳"主要指
A.儒学的社会化和世俗化B.儒学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君臣恪守“三纲五常'D.儒家信仰理论重建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在明太祖看来,思想的统一甚至比创制礼法更为重要,因为“本于心者,道德仁义,其用为无穷;由乎法者,权谋术数,其用盖有时而穷。然为治者,违乎道德仁义,必人乎权谋术数。甚矣,择术不可不慎也。”这表明朱元璋强调
A.完善科举以控制人心舆论B.力行教化以加强精神统辖
C.创制法律以镇压百姓反抗D.规范礼制以健全官僚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据不完全统计,康雍乾时期的官修图书不下百种,大约平均三年编成两种书,乾隆时期不下120种,平均一年编成两种书。官修图书的类别全面,包括经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农艺、文学等各个方面。清朝的官修图书
A.反映了清政府对科技的重视B.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
C.顺应了传统文化总结的需要D.呈现了民主启蒙的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学者指出:《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南京条约》迥然不同,甲午战败和条约签署可谓惊天动地,举国震惊,这个条约彻底破除了传统帝制的法统纲绪和上国体制,迫使清王朝不得不变法改制,清王朝受缚于国际法的效力制约,接受并纳入于现代世界格局的被动地位。这意味着清政府
A.主动放弃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B.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被迫全面接受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D.成为完全依附日本的附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08年《天津商会开办大事记》曾列举天津商会开办以来“解商纷,纾商困,救商急,恤商难'',此外还办报纸、兴学堂、救灾、戒烟、劝工、参与地方治理等。材料反映出商会
A.践行了“实业救国”
B.扫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主导了中国的近代化
D.成为了基层的政经一体化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蔡元培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然一经庚子联军之压迫,则向之排外者,一转而反为媚外;凡为外人,不问贤否,悉崇拜之;凡为外俗,不问是非,悉仿效之。”这表明
A.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观念应时而生B.崇洋媚外的心理取代仇外观念
C.义和团运动缓解了国人排外心理D.传统文化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孙中山认为:“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孙中山提出策略是
A.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B.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C.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D.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但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并不赞成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认为应该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而不是“苏维埃”。“在这一阶段上,试图‘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B.推动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
C.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D.成为党内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如图是国民党迁都重庆期间货币发行指数与重庆物价指数走势比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通胀失控B.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