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山东 高二 期末 2021-02-15 50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以上认识基于汉代
A.设立中朝限制相权B.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D.广置列侯层层分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其中黄河流域的货币使用情况表明该地区
A.社会稳定农业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经济发展地域特色鲜明D.经济重心地位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如表为唐、北宋、明、清时期四省状元数据汇总表。其中③为
地区河北河南江苏浙江
171270
314520
12044
221519
A.唐代B.北宋C.明代D.清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黄宗羲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顾炎武认为,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二人讨论明代政治制度旨在
A.强调地方吏治的重要性B.反思中央集权的缺陷
C.探索当时中国政治出路D.批评君主专制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有学者认为,汉口开埠构成了武汉城市社会和文明发展的新起点。在汉口开埠后,西方国家竞相在武汉地区建工厂、设有银行一口被迅速卷入国际市场、但在西方经济、文化力量的推击下,武汉只是消极地成为外国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这反映了近代武汉
A.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B.近代化进程的畸形发展
C.主动加强与世界市场联系D.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例的变化情况(单位:%)。这反映了
年份在工农业总产值中
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3022.17.9
195256.943.127.815.3
195648.751.329.621.7
A.国民经济调整得以完成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C.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的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说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到完备阶段
C.依法治国成为党的“治国方略”D.法治成为世界各国的治理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中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
A.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促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示意图。引发1976年与我国建交国家增加到111个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武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雅典城邦民主的缺陷在于
A.仅适用于小国寡民B.建立在奴隶制之上
C.最终走向君主专制D.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10年,一种来自工业生产线的制品——罐装食品实验成功,随后逐渐走上餐桌并被人们所追捧。到1880年,法国西海岸的食物罐装工厂每年能产出5亿罐沙丁鱼罐头。这说明
A.工业制品成为主要食品来源B.机器生产提升食物质地味道
C.简单便捷成为饮食第一要义D.工业发展助推饮食需求多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含蓄承认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这体现出法国
A.议会拥有极大权力B.封建势力存在复辟可能
C.总统权力受到限制D.党派竞争激化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如表为1970~1978年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由此可知英国
年份社会服务教育保健住房
1970—19745.06.34.37.4
1974—19759.00.41.044.2
1975—19762.11.83.2—11.7
1976—19771.0—0.30.8—1.0
1977一1978—0.9—3.60.8—9.4
A.社会保障体系日渐瓦解B.福利制度制约经济发展
C.政府放弃对经济的干预D.经济状况影响政策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992年,联合国大会就世界荒漠化问题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并于同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该公约于1996年12月生效,成为国际上唯一被认可的,享有全球191个国家缔约方会员资格的,在应对土地退化问题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该公约的签订及实施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B.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C.国际法推动全球治理D.集体安全体制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2017年1月,特朗普就职当天签署行政命令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6月1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有报道称,特朗普执政不到半年,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废止了上届政府在医保、移民、环保等问题上的诸多政策极为罕见,这表明美国
A.文官制度日益崩溃B.联邦政府行政权力加强
C.政治分肥阴影再现D.分权制衡机制渐趋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6.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张居正认为“治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于万历元年(1573年)以“考成法”考核官员的政绩,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的政治局面。万历五年,从整顿土地、户口实数入手,抑制土地兼并和人口流失现象,均平赋役。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

——摘编自王晓如、姬炎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主要内容比较》

材料二   (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国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推进变法改革的不同策略,并说明其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一、二.对材料二中张居正“治绩炳然”加以说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图1、图2、图3分别是隋朝大运河、元朝京杭大运河和清末民初山东交通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隋、元时期大运河航道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与元朝相比,清末民初山东交通的变迁及其对近代山东经济的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伏使他们自觉入世,来自西方的冲击带给他们新的视野和人生体验……他们的责任与担当,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等


选取你熟悉的一位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断)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32年英国议会下院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工厂的状况,前童工伊丽莎自*本特利的证词揭露了1815年的工作条件,这成为议会委员会最终报告的一部分。

委员会调查人员伊丽莎白·本特利
你什么时候开始在这家纺织厂工作的?6岁那年(1815年)。
你在工厂里做什么?我是一个小落纱工。
你在工厂里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工厂满负荷时从早晨5点到晚上9点。
解释一下你的工作内容。当纺键上的线满时,把纺机停下,取下算键,拿下所有的线轴,把它们拿到卷线轴上,再换上空线轴,开动纺机。
这使你一直很忙吗?是的,机器太多,它们转的那么快。
假如你慢了一点或来晚了,他们会怎么做?用皮带抽我们。
有没有用皮带逼着你们超负荷工作?是的。
你因为劳动而身体发育严重变形吗?是的,我13岁就开始出现了。
你现在住在哪里?破房子里。

——摘编自马修斯《人文通识课》中所载的英国议会委员会对英国工厂的调查报告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工业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经济史(旧)
3
中国古代史
4
文化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世界史
8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20.4隋唐的商业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30.4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40.4黄宗羲的思想  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5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60.6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70.65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8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单题
9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单题
10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1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20.4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30.4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140.4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单题
150.65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170.65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190.65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工厂的出现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论述题
180.4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