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3-13 19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紧密。他们开始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
A.狩猎和采集B.种植和饲养C.栽培和狩猎D.采集和饲养
2020-09-08更新 | 489次组卷 | 13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2020-09-08更新 | 44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2020-09-08更新 | 451次组卷 | 20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2020-09-08更新 | 807次组卷 | 29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3次组卷 | 115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
③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
④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0-21更新 | 67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历法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编订历法主要是为了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
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C.指导古代的农业生产
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研究者发现,汉代耦犁中的铁铧最初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耦犁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逐渐推广。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2021-07-29更新 | 4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2020-10-21更新 | 82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2020-10-21更新 | 1312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194次组卷 | 202卷引用: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2020-10-21更新 | 88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三   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过去狩猎者所崇拜的神灵和巫术这时已不合时宜。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的迁徙?
(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试举一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与社会生活
1,2,3,4,6,9,10,12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经济史(旧)
5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20.8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3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40.6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50.8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6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70.85天文学单题
80.6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单题
9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古巴比伦文明 单题
10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11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12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85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14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玛雅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