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训练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3-23 3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2021-03-12更新 | 1256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2021-03-12更新 | 698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过关+能力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2021-01-10更新 | 1731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颐和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汇案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其中体现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是
A.西堤B.谐趣园C.四大部洲D.白色石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强调的是
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2021-05-24更新 | 511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876年京师同文馆五年制课程设置
年次课程备注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
学四元解法、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
格致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者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B.“西学”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不占首要位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
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2020-11-14更新 | 1450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事件,这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而言,五四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2020-10-15更新 | 640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依据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蔡侯纸”推动纸的普及应用
③蔡侯纸的原料来源广泛又廉价 ④皇帝使用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对一种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
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0-11-21更新 | 713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以下是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400年401—1000年1001—1500年
所占比例50%62%71%5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连续性特点
C.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生产经验的总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2020-04-26更新 | 183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0-04-04更新 | 954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利玛窦和严复作为代表人物,体现了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简介
1583年,进入中国传教。
1601年,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喜爱。
1607年,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正式出版。
同时他还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在书信、回忆录中记叙了在华经历和对中国的印象。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儒服画像

材料二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逖闻天朝声教文物……用是离本国,航海而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韶州二府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亦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徕四夷,遂奋志径趋阙廷……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材料三 



严复
严复简介
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
1877年派往英国海军大学留学。
1880年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教官。
1895年起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学说。
1896年捐资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7年译介《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变法,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1)材料一、二是否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点依据)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成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两次西学东渐的差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材料三 1987年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代变革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基本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请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4
经济史(旧)
5
选修(旧)
6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儒学的复兴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2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30.4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40.65严复与《天演论》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50.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单题
60.6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7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80.4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90.4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单题
10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110.65造纸术单题
120.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单题
130.65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单题
140.65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150.65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7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三、论述题
18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