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北京 高三 一模 2021-04-08 337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文化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逐渐被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措施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①奖励军功             ②什伍连坐制          ③推行县制             ④九品中正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A.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中原B.形成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C.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D.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据以下图文信息可知,此器物

①反映了吐蕃民族文化面貌                    ②代表了古希腊的文明成就
③见证了唐蕃之间政治往来                    ④证实了唐朝银器制造工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2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上书称,科举“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弥封,不见姓字”,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且“不弥封试卷”。礼部考试,“已经本乡询考履行,却须弥封试卷,精考艺业”。据此可知,范仲淹等人意在
A.强化对官员德行的考核B.打击士族对政权的垄断
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D.克服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乾隆年间的《上海县志》中有如下记载:“纺织之法,他邑止用两指捻一纱,名手车。吾邑一手三纱,以足运轮,名脚车,人劳而工敏。”这表明当地
A.近代机器工业由此起步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C.家庭手工作坊受到冲击D.技术优势促进行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某一时段,中国主要国产商品流通数额(单位:万两)。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品名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绸合计
折白银13883.31085.99455.31022.01455.02708.25353.934963.6
百分比39.713.1127.042.924.167.7515.31100.0
进口额302.580.2382.7
出口额225.21126.11351.3

A.粮棉等生活用品占据市场主体B.商品流通主要依赖于海外市场
C.农产品商品化瓦解了小农经济D.丝茶贸易受到国际资本的操纵
2021-04-12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对屈原的阐释起于西汉,逐渐塑造起忠君的形象。1920年郭沫若在新诗《湘累》中将屈原刻画为一个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人”的形象;1941年,他称屈原为“伟大的民族诗人”,以崇高的殉国精神从容就义。影响郭沫若对屈原形象刻画的因素有
①传统价值观念       ②思想解放潮流       ③纲常礼教思想       ④民族精神觉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4-07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政治团体的分布状况。对这些政治团体分析正确的是

A.领导了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B.推动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D.掀起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

①继承了现代派绘画的艺术风格             ②展示了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
③描绘了国家工业化的美好愿景             ④体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风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
①做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                    ④邓小平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南方谈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