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7 题号:10361530
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1952年,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经验B.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服务
C.背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D.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2019-04-13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4年4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全国俄文教学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加强俄文教学工作,培养翻译干部和俄文师资……高等学校应开设俄文课,高中和中等技术学校可设俄文课。这一精神的贯彻,适应了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2021-02-05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自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500到2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2021-01-2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