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1 题号:11004015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2019·安徽·一模 查看更多[12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先秦诸子虽“百家异说”,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       

著作

相关论述

《孟子》

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吕氏春秋》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

A.官僚政治的确立B.诸子思想的统一
C.社会转型的诉求D.集权制度的完善
2022-07-01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周文王死后,一切文化遗产都在我这里”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
A.都关注国家兴盛与否
B.都提倡“认识你自己”
C.都以人为哲学研究对象
D.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
2019-06-19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钱穆《国史大纲》论及战国初期各国的社会状况时,把各国的情况概括成三种类型:“诸国中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愈深者,其改进愈难,故____①____遂至积弱不振。其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较浅者,其改进较易,故____②____相继称霸于春秋……而经君统篡弒以后,更得急速改变其国家之内部组织,自宗法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___③___则以受封建传统文化之熏陶更浅,故其国家可以不经内部君统篡易,而亦追随改进为新军国焉。”①、②、③对应的应该是
A.鲁卫、齐晋、秦楚B.秦楚、齐晋、鲁卫
C.秦楚、鲁卫、齐晋D.鲁卫、秦楚、燕宋
2019-12-26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